高晓松:在北欧觉得自己很丑陋 刘植荣:社会福利应给所需之人


     到了北欧没几天,我居然都不太敢跟人说话了,因为我觉得自己的内心很丑陋,很粗鄙,我每天琢磨的都是如何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跟人钩心斗角,跟北欧人的境界实在是差太远了。

    提起丹麦和瑞典,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要解释一下这两个国家为什么如此有名,大多数人可能也回答不出来。丹麦的名气,可能是因为这里有童话,有安徒生,有小美人鱼,有乐高积木,大家经常能从各种奇怪的事情上听到这个国家的名字。另外,每当提到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排行榜,不论是人均GDP 最高的排行榜,还是国民幸福指数最高的排行榜,抑或是最清廉的国家排行榜上,我们都能看到丹麦和瑞典。

    总而言之,在很多人眼中,这两个国家仿佛就是天堂一般的存在,人间的各种血腥、杀戮、阴谋、诡计和政治等,这两个国家都不太参与,每当提起丹麦和瑞典,我们脑中第一个跳出来的词好像就是“幸福”。以至于在最近一次的美国大选上,民主党候选人桑德斯在电视辩论上公开信誓旦旦地说,他如果当选总统,就要把美国建设成像丹麦一样的幸福国度。所有人都难以置信地看着桑德斯,CNN 的主持人安德森也不相信地问桑德斯,美国是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而丹麦只有500 多万人口,您确定能把美国变成丹麦吗?

    在丹麦,人们出行就是骑一辆自行车,在瑞典,人们出行就是开一条小船。在美国,一个人如果有一艘游艇,大家都觉得他特别厉害,但在瑞典,几乎人人都有一条小船,大家开着小船看看落日,钓钓鱼,船上也没有什么先进的设备,自己动手解缆绳,启动发动机,把船开出去,过着非常安逸、与世无争的日子。

    在丹麦和瑞典待久了,我越来越觉得,这两个国家真的很有意思。这里的人不聊金钱,不聊地位,也不聊你读过什么名校。我曾经充满好奇地问当地人,为什么在你们这里没有美国那样的常春藤名校?他们告诉我,因为政府专门颁布了政策,不允许大学之间拉大差距,如果有大名校的存在,年轻人就要拼了命地争取进名校的名额,那就会导致他们从小没有时间去娱乐,没有时间去学画画和音乐,所以在丹麦和瑞典只有由国家或人民出资的公立大学,年轻人读大学是完全免费的。

    在丹麦和瑞典这种国家,老百姓不工作每个月也有钱拿,而且跟上班拿的钱差不多。在西班牙,一个普通上班族的月薪纳税之后能剩下900 欧元,但失业的人一个月可以拿800 欧元失业金,看一次病只要六欧元,西班牙的发达程度跟北欧国家不能比,都有这么好的社会福利,那在丹麦和瑞典这么发达的国家,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就可想而知了,根本没有人会考虑就业问题。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很骄傲的人,自认为天文、地理、人生无所不知,走到哪里都喜欢给人讲大道理,结果到了北欧没几天,我居然都不太敢跟人说话了,因为我觉得自己的内心很丑陋,很粗鄙,我每天琢磨的都是如何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跟人钩心斗角,跟北欧人的境界实在是差太远了。

    桑德斯的发言确实很令人震惊,因为美国一直是一个很居高自傲的国家,很少把其他国家看在眼里,美国人更不会想要把美国建设成一个别的国家的样子,我还是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听美国人说要把美国建设成其他国家的样子。不管怎么说,这说明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丹麦和瑞典就是两个天堂一般的存在。

    在北欧,我的内心变化总体上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作不适应,在中国和美国,我们遇到人通常都是先胡吹乱侃一通,抬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在北欧,人们完全没有这种习惯。瑞典曾经发起过一次活动,为了让瑞典人能跟全世界增进交流和理解,鼓励全民都去接听来自全世界的电话。

    之所以能够发起这样的活动,还要得益于北欧人都会说英语。有一个关于全世界非英语国家的人民说英语的熟练度排行榜,前五名分别是荷兰、丹麦、瑞典、挪威和芬兰,这几个国家,除了荷兰都是北欧国家。北欧国家的人民的英文不光是熟练,发音也特别好听,比很多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民说得还好听。因为能熟练使用英语,北欧人民可以跟来自全世界的人进行电话交流,没想到瑞典人和美国人在交流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隔阂。美国人的价值观就是美国梦,他们通常是直接就问瑞典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你每个月赚多少钱?瑞典人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种问题,他们想要跟美国人聊的是文化、音乐和电影。因为在价值观上存在巨大的分歧,所以双方的沟通十分困难。

    第二个阶段叫作心理阴暗。

    经历了不适应的阶段之后,我开始忍不住到处找碴,因为我不相信这个国家的人民真的有那么高的觉悟。有一次遇到了一位在机场开摆渡车的司机,我心想,做这种工作的人内心肯定是有发财梦的,因为这应该算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了。

    对于我们这种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总是习惯把社会上的人按照种族、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等因素分出阶层来,这当然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总之,我就怀着特别阴暗的心理问这位摆渡车司机,你们国家花了那么多钱援助别人,还接收了那么多难民,收税也这么高,老百姓对此有什么想法吗?问完问题,我就等着司机大哥发牢骚,因为这样就能满足我的阴暗心理了。结果司机大哥特别平静地对我说,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我们国家这么富足,难道不应该帮助别人吗?人家难民颠沛流离,难道不应该收留别人吗?难道不应该欢迎别人吗?我们有这么多的资源,难道不应该跟人分享吗?我听得目瞪口呆,万万没想到一位在机场开摆渡车的司机都能有这么高的觉悟。

    第三个阶段是佩服。

    我很好奇,一个国家为何能进步成这样,人民的觉悟都如此之高,社会这么平等,政府也很廉洁,年轻人想学音乐就学音乐。在美国和中国,有多少年轻人梦想着能去学自己喜欢的专业?但是他们不能,因为他们不得不去考虑就业问题。但在北欧,人们从小就可以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音乐和美术,一个学期大概100 块人民币,只要注册了就能去学,随便学多少小时都可以。

    在瑞典,从学校借乐器就和在图书馆借书一样,都是免费的,你排练的时候,政府还会额外补贴一些钱,用来帮你购买耗材。所以北欧的年轻人不怕学音乐,学成之后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当然皆大欢喜,就算做不成,还可以去教音乐,因为你去教书,国家也给补贴,教音乐也可以生活得非常富足。

    因为有如此完善的福利和补贴政策,北欧才能诞生出那么多伟大的乐队,尤其是位列世界伟大乐队前列的Abba(阿巴合唱团)。在全世界演出次数最多的音乐剧之一《妈妈咪呀》,里面的金曲都是Abba 的歌。还有世界上做过最多大金曲的王牌制作人之一Max Martin,以及挪威的A-ha 等,整个北欧的艺术气氛是极其浓厚而自由的。

社会福利应给所需之人 
作者:刘植荣

    2016112,《经济参考报》针对“提高医保个人缴费比例”采访专家,专家称因为中国目前“泛福利化”,意思是中国人的福利太好了,太普遍了,应该削减一些福利。最近几年,对百姓的“利空”消息一个接着一个,除了“提高医保个人缴费比例”,还有“延迟退休年龄”、“延长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取消退休人员医保,改由个人购买,每月180元”等。中国百姓的福利与外国相比真的是太好、太普遍了吗?中国是有福利太好的,免费医疗、免费养老、免费住房、免费读学位、免费午餐,免费项目很多,可这些与百姓无缘。

政府要征税,名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百姓谋取福利。税收决不能被政府自身消费掉,如“三公消费”,而是用于财富的再分配,用于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如免费道路,全民免费教育,全民免费医疗,全民免费基本养老等,这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社会福利。现在,世界多数国家都建立起覆盖所有国民的社会福利制度,中东一些国家的福利那是好得没法说了,如迪拜人民不用交税,甚至连电话费也不用自己交,享受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结婚后可分到免费住房。下面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些国家的社会福利情况,其基本原则是“穷人优先”,因为社会福利的本意就是给所需之人。

    一、法国:种1公顷农田补贴400欧元, 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34.9%

  在法国,公民从娘胎到死亡受到400多种福利的保护。法国社会福利的特点是不管国籍,只要在法国有合法居留身份,就可享受。笔者在法国留学时,照样享受他们的住房补贴和育儿补贴。

  法国医疗保险全民享有,根据个人收入情况,公民每年仅交几百欧元的医保费,大致是一个星期的最低工资,失业者则免交此费。家庭如果只有一人工作,可将配偶及子女纳入自己的保险中,交费不变。病人每看一次医生只交1欧元的挂号费,其余所有费用在自己的保险账户上由社保机构划拨。

  在法国,农民每种1公顷农田补贴400欧元(1欧元约合8.9元人民币),每养1头牲畜补贴300欧元,补贴农产品要求符合环保生产标准。

  对无工作或低收入家庭,根据家庭人口数每月领取405.62欧元到851.81欧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则每增加一个孩子,每月加162.25欧元。

  孩子从在娘胎里的第5个月起到满3岁,如果父母收入低于一定标准,每个孩子每月可领取156.31欧元的幼儿补贴。如果父母为照顾孩子而停止工作或减少工时,则每月可领取320.67欧元到484.97欧元的育儿补助。

  如果雇用保姆照看小于6岁的孩子,并且收入低于一定标准,每个孩子每月可享受65.46欧元到199.78欧元的补贴。如果家庭有两个孩子,每月补助108.86欧元,以后每增加一个孩子增加139.47欧元。孩子长到11岁时,每月补助再追加30.62欧元,16岁时每月再追加54.43欧元。此项补助直到孩子找到工作为止。

  法国国民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免费,如果家庭收入低于一定标准,孩子每个学期开学时可领取249.07欧元的补助。从初中到大学,学生可获得每个学期54.9欧元到3456欧元的助学金。

  残疾人根据残疾情况,每月可获得109.40欧元到1025.72欧元的补助。

  法国一些城市对收入低于一定标准的人提供免费公交服务,有的城市则对所有人提供免费公交服务,或提供免费自行车。

  二、美国:穷人医疗政府买单,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1%

  一位在美国加州的华人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失业,可他一点也不感到恐慌,因为他可以领一年的失业金,然后再申请政府的救济金,救济金每月1600美元(1美元约合6.7元人民币),房贷供不起,不要紧,也由政府无偿补助,日子照样过得很体面。

  研究数据显示,1995年夏威夷一个有两个孩子的母亲领取的福利相当于年薪36000美元的工人。

  美国的小学到高中教育免费,大学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担,学生只负担一小部分。社区大学的学费低于每年1500美元,约是美国从业人员平均年收入的1/30。为确保条件具备并且愿意读书的孩子能读大学,政府对贫困家庭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

  美国有专门为穷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救助(Medicaid)系统,为买不起医疗保险的低收入家庭提供优质的医疗保障,所有费用由政府支付。医疗救助预算占州GDP的22%,其中联邦政府补贴57%。

  2008年,美国共有4900万人享受到了医疗救助,联邦政府支出部分为2040亿美元。由于经济危机,美国不少家庭收入降低,享受医疗救助的人数剧增。2009年,美国有9个州享受医疗救助的人数达到州总人口的9%。

  2010年3月23日,奥巴马总统签署法案,将医疗救助的标准降低到贫困线的133%(2009年,美国多数州贫困线为:一口之家年收入10830美元,两口之家年收入14570美元,三口之家年收入18310美元),这样,将有更多的人纳入医疗救助体系。

  美国医疗制度的着眼点是,对任何危及生命的疾病,不管有钱没钱,先看病,后买单。美国医院医疗卡片上有这样一句话:“无论你是什么种族,也无论你有没有钱,更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你都有权在这里得到治疗。”你有钱,那你就自己掏腰包或由保险公司支付;你是穷人,就由政府买单,连住院的伙食费都由政府出。

  三、英国:难民也享受高福利,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5.9%

  英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笔者有个朋友在英国生孩子,从入院到出院不用花一英镑,伙食费都由政府买单,出院时,政府还给买好了婴儿车。

  英国大学阶段以前的教育均免费,大学阶段也有90%的大学生可获得政府津贴。所以,对低收入家庭来说,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是一路免费的。

  英国的社会福利覆盖所有在英国居住的人。笔者采访过一名在英国的难民,他在英国享受很舒适的福利住房,居住面积约80平方米(与另一人合住),洗衣机、电冰箱、煤气灶、电视机等家电应有尽有,想要什么生活用品,跟福利官说一下,也会免费获得,床单、毛毯定期免费换洗。英国政府每周给他发生活费,第一周是90多英镑(1英镑约合10.5人民币元),从第二周起,每周35英镑。他照样享受与英国国民同等标准的免费医疗,他不会英语,看病时由政府出钱为他聘请翻译。

  四、德国:买“伟哥”也报销,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7.6%

  德国人一生下来就享受抚育金,第一个和第二个孩子为每月184欧元,第三个孩子为每月190欧元,从第四个孩子开始,每月215欧元,这笔钱一直领到25周岁或有了固定收入为止。

  对困难家庭来说,社会福利几乎包办了一切,领取的救济金只是“零花钱”,购买价值超出30.68欧元的日用品由社会福利局支付账单。

  德国《图片报》的一个记者走访了一个拿救济金的家庭,男主人30岁,妻子23岁,他们有一个出生不久的孩子,这个家庭几乎所有用品,从拖鞋、衬衣、小孩床,到洗衣机、电视机、炉灶都是由社会福利局付款购买的。除此之外,他们每月还能领到350欧元的房租补贴、385欧元的生活费。

  德国黑森州有位弗先生靠社会救济生活,每月从社会福利局领取350欧元的救济金和112欧元的养老金,社会福利局同时还要为他支付居住面积100平方米的住房的房租。弗先生由于靠服用性刺激药物才能过正常的性生活,政府还必须为他每年支付购买“伟哥”的4900欧元费用。

  五、加拿大:穷人教育一路免费,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23.1%

  在加拿大,如果没有收入来源,单身可每月领取500-700加元(1加元约合6.6元人民币)的生活保障金,三口之家每月可领取1100-1300加元的生活保障金,如果一直没工作,这笔钱可以一直领下去,直到死亡。任何65岁以上的公民不管过去工作与否或工作时间长短,均可申请联邦养老金。

  对低收入家庭,政府提供廉租金住房,保证人人有房住。租金不是按照房子大小收取,而是按照工资收入收取,基本上用25%-30%的工资就能住上宽大舒适的房子。

  如果父母收入低于一定标准,不满18岁的孩子每月可领取100加元到200多加元的牛奶金。加拿大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12—13年),学费是分文不收的,大学教育有的社区学院也是免费的,学前教育虽然不是免费,但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根据家庭收入情况,由政府部分或全部支付教育费。

  加拿大政府为居住在加拿大的永久居民提供毫无差别免费医疗服务,医疗保健按需提供,与个人身份和经济状况无关,如果有流浪汉住院,隔壁病房就有可能是一位部长。

  六、瑞典:丈夫有9个月的全薪产假,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38.2%

  瑞典1847年通过了《济贫法》,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帮助。瑞典把福利当作公民的基本人权作出法律上的承诺,当公民应该享受的社会福利不能实现或受到侵犯时,可以向地方公共保险法院或高等公共保险法院申诉。

  在瑞典,老婆生孩子,老公也跟着休9个月的全薪“产假”。在孩子年满16岁以前,父母均可获得生活津贴;年满16岁以后,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青年,如继续读大学则领取教育津贴,这样,大学也和免费差不多。

  在瑞典看病个人只掏60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约合1元人民币)的挂号费,其他一切费用都由政府买单。

  瑞典的失业保险分两部分,即基本失业保险和自愿失业保险。所有20岁以上的失业者,可领取每日320瑞典克朗的基本失业保险金。

  除此之外,自愿失业保险职工参加全国36个失业基金,如果失业,在头200天里,可以领取过去12个月平均工资的80%,第201天到300天(有未满18岁的孩子为450天)期间减为70%,超过这个期限则由工作发展保险支付。

  2006年,全国有90%的工人加入了失业基金,553000人受到了失业基金的资助,平均每人得到54069瑞典克朗。失业基金的资金主要由政府提供,会员费只占基金的9.4%。

  七、挪威:带全薪休病假,社会福利占GDP的33.2%

  挪威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所有公民都享受毫无差别的高品质的医疗服务,病假期间的工资与正常工资分文不差。

  产妇有42周的全薪产假,生产之前的3周也是法定产假。产妇的丈夫享有4周的全薪“产假”。挪威实行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在内的所有等级的全民免费教育,不满2周岁的婴儿如果不去托儿所,可以获得最高每月3000挪威克朗(1挪威克朗约合1.1元人民币)的现金补贴。

  八、丹麦: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37.9%

  丹麦的社会福利覆盖所有在丹麦居住的人,不分国籍,只要在丹麦的领土上,就享受他们的各种福利。

  丹麦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看病、住院分文不花,连住院伙食费都由政府买单。病房一切生活设施应有尽有,病人住院空手进去即可。

  丹麦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免费,学生就近选择学校,如果选择私立学校,则政府按公立教育标准报销一部分学费。

  孩子从生下来到18岁的牛奶费也由政府支付。低收入家庭孩子的学前教育也由政府买单,学生每月还可以拿到生活补贴。

  失业人员在失业后的4年里,可领取相当于失业前工资90%的失业金。如果4年内还找不到工作,则领取每月约合14000人民币元的失业救济金。

    九、俄罗斯: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

俄罗斯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学校免费向学生提供教科书,每天向学生免费提供一顿营养早餐或午餐。居民24小时免费供应热水、自来水,冬季免费供暖,天然气和电费价格极其低廉。2003年俄罗斯社会福利开支占政府财政预算的68%。

  、澳大利亚:低收入者购药2.6澳元封顶,社会福利占GDP的22.5%

  当今澳大利亚的福利制度是1910年建立起来的,覆盖所有国民。

  澳大利亚对所有国民免费医疗,如果自己到药房买药,家庭收入低于24000澳元(1澳元约合6.6元人民币)的公民只需要支付药房2.6澳元,余款不管多少,均由政府买单。孕妇分娩时,可获得950澳元的分娩津贴,以帮助为新生儿添置用品。

  如果在工作年龄内失业,每年可获取1.5万澳元的失业救济金。女性公民从60岁、男性公民从65岁开始,不管过去的工作经历如何,如果个人收入或资产低于一定标准,都可领取政府养老金。

  澳大利亚实行12年免费教育,学生在18岁前还可享受学习补贴。大学生可以获得政府的无息贷款。

  十一、日本:医院不得盈利,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18.6%

  日本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通过了几个社会福利法案,基本上采用欧洲模式。

  日本的医疗保健系统覆盖所有国民,日本的所有医院必须是非赢利性质的。每个公民必须享有一种医疗保险,保险费的多少根据个人或家庭收入情况而定。 

  按照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69岁以下的人自我负担的医疗费占所需医疗费的30%,70到74岁的人负担20%,75岁以上的人负担10%。

  为了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日本对40岁以上的公民实行完全免费的预防诊断、检查和保健治疗。

  日本县市政府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福利住房,如果申请福利房的人多,为体现公平,则用抽签的方式分配。房租根据收入定,收入高,房租就高些,收入低房租就低些甚至全免。政府福利房的房租每两年调整一次,根据收入变化情况决定房租是上调还是下调。

  日本的幼儿园到初中实行免费教育,低收入家庭(年收入约25万元人民币)的婴儿在托儿所的费用全免,每个18岁以下的孩子可增加约合人民币2.5万元的个人所得税免税额,地方政府向不满9岁的儿童发放育儿津贴。

  十二、非洲:不少国家实现了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

  非洲不少国家实现了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肯尼亚等国还为所有中小学生免费提供营养午餐、免费住宿。

  南非政府规定,所有公立医院无偿为穷人、老人、孤儿、残弱人员提供免费医疗,由卫生部统一结算费用。

  埃及对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提供免费医疗,无业人员可到公立医院免费就诊,农村每三四个村庄设有一个医疗中心,农民在医疗中心免费看病。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最穷的10个国家之一,但他们早就做到了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免费,连教材都由政府免费提供。学生读大学,食宿都由政府“垫资”。学生大学毕业,工作一年半后开始在10年内还清政府“垫资”(4年约合8000元人民币),如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国家不向学生索要这笔费用。

  埃塞俄比亚还对穷人实行免费医疗,拿着“贫民证”就可以在村镇诊所享受免费医疗。

  喀麦隆从小学到大学也一路免费,在大学阶段只收取每年50000中非法郎的注册费(约合750元人民币)。

  十三、拉美:社会福利覆盖所有穷人

  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使社会福利覆盖所有穷人。拉美国家的福利由三部分构成:工人和雇主共同支付的社会保险,政府负担的穷人社会救助,劳动保护法规规定的福利。

  拉美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是:有条件的货币转移支付,对需要救助的家庭直接给予现金;定位家庭户,在物价上涨期为使公民的生活水准不下降,对所有家庭户给予补贴;对极度贫穷的人给予一揽子全方位救济。

    社会福利是给最需要的人的,也就是给穷人的,其目的是弥补第一次收入分配的差距,让所有国民生活得有尊严,增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