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
所谓大企业病,一般会符合机构臃肿 、多重领导 、人才流失的特点。 机构臃肿是“大企业病”的基本特征。本来一个人能够处理的事务却安排一个小组,一个小组能处理的事务安排大队人马。 一般都会有许许多多的中层领导、高层领导、负责人,遇到利益有一堆人竞争,到了关键时刻互相推诿责任,使下属不知所以,严重影响企业发展。 企业缺乏凝聚力,人才得不到重视,企业发展缓步不前,使真正有激情、热爱事业的人才流失掉!以下案例分享!
官僚作风在大公司中5种扭曲的行为:
第一步就是理解官僚作风在你公司中5种扭曲的行为。你可以把这些扭曲看作是棱镜,透过这些棱镜,你能将你的反制措施集中在公司的慢性病上面。
1、速度扭曲
由创始人领导的年轻公司通常将速度设为他们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快速识别变革需要,解释为何要做的速度,决定做什么的速度,以及反应的速度。这些年轻的起义者们依靠速度获得了巨大的好处,他们在众多缓慢的在位竞争者中进入了决策中心。想一想Netflix是如何快速的加入新项目,从而改变了电视和传统网络的游戏规则。速度是可以衡量的,也可以对标。但是当公司成长时,就变得僵硬。
一个维持速度的简单方法就是会议应该更少和更高效。例如L Brands使用的周一会议,该公司是 由Les Wexner担任CEO进行管理的,去年获得全球最佳未经调整的财务数据表现。L Brands系列公司,比如 Victoria's Secret,会召开周一会议,所有有影响的经理都会列席(或者通过电话接入),来回顾主要的首创和克服前进中的障碍。周二跟踪电话会议则用来看是否障碍已经移除。一个资深经理告诉我们:“你永远不会错过这个会议。这是我们做得最严格的事情。 我们的格言是“失去它,我们无法生存。”
2、动机扭曲
年轻的组织不会隐藏东西,创始人知道公司的所有事情。精英体制的繁荣正始于透明性。然而,当公司成长后,晋升必须参照公司流程,复杂的“平衡”记分卡,而本身意义不再彰显。公司如果失去了精英,经常沦为政治性的组织,这样的组织中,看和说胜过做。
但是,公司成长并不一定意味着失去精英体制。维持精英体制和“主人翁”精神最好的公司是 AB inBev,这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公司。“我们没有授权以及对借口零容忍,”Jo Van Biesbroeck最近这么对我们说。他是前策略部门的头,也是公司长期服务员工。“你要么干得好,要么就是不好;薪水是看你的解决方案,不是努力程度。”简单的目标,无处可躲,简单沟通是所有的开始。
3、时间扭曲
我们的同事Michael Mankins最近计算了在一家大公司中进行一场高管会议的成本:各部门为会议进行的准备——背景资料,PPT, 准备会议,模拟会议——加起来一共花了300,000小时。这个数字恐怕超过了初创企业在管理整个公司整年的时间。
有一些实践可以防止高管们的时间被公司日历残暴地拿走。比如控制会议时间,与会者数量,或是与会者的组成(大型会议决策者必须在场)。但是,所有这些都需要自我意识。管理团队应当像花钱一样仔细研究他们的时间利用,问自己3个问题:他们花了多少时间在重要客户身上?又花了多少时间在有高潜力的员工身上?他们花了多少时间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重要挑战?团队如果问了这些问题,那么很快就会知道第一步应该怎么做。
4、决策扭曲
几年前我们仔细研究了大制药公司是如何做出类似新产品批准的重要决定的。结果震惊了整个管理团队,结果显示,将近十分之七的决定包括了多个过程和相关方,以至于参与者无法说出究竟是谁作出了决定。
你可以从你的5个到10个最重要的决定开始,向官僚作风引起的决策扭曲宣战。描绘出实际的决策过程和有多少人参与其中。接着就解决其实很清楚的根本原因:决策应该让前线拍板,只要给他们一些关键的指导原则就可以;决策应该很少人参与,决策应该让决策者清楚。这种方式能赋能给一线,让主人翁思想在大公司焕然一新。
5、信息扭曲
在公司创立初期,创建团队指导客户的名字和产品细节。客户亲密度和产品的知识是第二天性。但是,当公司变大时,这些变得困难了。客户的名字让位于客户类别平均值,然后一层层的汇总,解析,再解析,直到送达高管的桌边,而行业颠覆者,小的竞争者,或小客户经常被忽略,而它们往往是市场挑战中的“煤矿中的金子”。
人生的高度取决于你读过的书和遇见的人!---彭小东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