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绑架
早晨上班时路过一个路口,左转弯的公共汽车和一个绿灯直接行人近距离接触,公交司机和行人都表现出了“理所应当”:机动车让行人,所以你公交等让我;公共汽车上载满了要上班的人,代表了多数人,多数人的利益理应受到尊重。
在一种“我弱有有理“的社会大环境下,经常出现道德绑架的情形,于是在两方都不是”强者“(这不包括银行,有银行从业人士讲银行是弱势群体让人哭笑不得)相遇时,互不相让之下经常会闹出笑话。
感恩的心
著名女演员孙丽赞助过的一名贫困儿童,从小学到大学,孩子没有任何感恩的心。后来,这个男孩还在公开场合大骂孙丽,让孙丽倍感伤心。
当然孙丽赞助贫困儿童并不是要求什么回报,但接受赞助者忘恩负义更是不应该的——得到人家的帮助是分外之事,并非自己理所应当的。
“这数我写错了,你给我改一下;怎么我写错了,你都没看出来?“这段有意思的对话发生在老师之间。出错的老师的逻辑竟然是:没看出我写错了就是你的错。出错老师没有一丝的感谢和愧疚之心,令人唏嘘不已。
标准
时代变了,不是讲人心不古,有一些亘古不变的道理是维系我们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
就比如人家让座是情分,不让座是本分,并非一定要让座的;能者多劳是一种倡导,不是讲一定要比“不能者“多劳——那些”不能者“在分配时经常忘记了这点的。
少一分道德绑架,可以让社会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