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内量产!百度牵手比亚迪“猛攻”无人驾驶


  在当下的无人驾驶领域,领先的技术基本上掌握在互联网科技公司手中,如谷歌、百度,而如果论造车技术,自然是各大汽车厂商的优势。所以,互联网科技公司与汽车厂商之间的合作,对于无人驾驶的发展就变的至关重要。就在近日,百度和比亚迪就迈出了这关键一步,二者宣布将开展无人驾驶领域的“全面合作”,并计划在3年内实现自动驾驶车辆量产。

  其实,早在今年4月份,比亚迪就加入了百度Apollo开放平台,成为其第100位生态合作伙伴,且在更早的2016年,双方便在无人驾驶研发方面开展了合作。现如今相比于之前的研发合作、平台入驻,百度与比亚迪进一步增加了合作深度,双方彼此间的业务融合也更具针对性与目标性。据悉,汽车版百度地图将覆盖比亚迪全系车型,除此之外,百度还将为比亚迪L3级别的智能驾驶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比亚迪第一批开放版的秦Pro,也将作为百度Apollo的道路测试车辆,而最重要的自动驾驶车辆量产,预计将在3年内实现。

  对于百度来说,与比亚迪的全面合作,无疑完美弥补了自己在无人驾驶领域的短板。要知道在8月底,谷歌的搜索引擎没有重返中国,取而代之的是谷歌Waymo无人驾驶的来袭,这对于“有信心在赢一次”的百度来说,着实有点措手不及,毕竟搜索引擎方面百度还可以与谷歌拼一拼,但如果是无人驾驶,百度的胜算可不高。正因为如此,与比亚迪的全面合作才显得尤为重要,有了这样一位在传统汽车行业中具有强劲实力的合作伙伴,百度在无人驾驶汽车量产方面的竞争力瞬间得到了的大幅提升。

  而对于比亚迪来说,虽然依靠着的新能源汽车的良好发展,企业的营收稳步增长,但是在众多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老对手的夹击下,其利润已深受影响。根据8月29日比亚迪发布的年中财报显示,其上半年实现了541.51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0.23%,但净利润却只有4.79亿元,同比下降高达72.19%。与老对手吉利逾66.7亿元的利润相比,比亚迪的数据明显不够看。正是盈利能力下降的原因,比亚迪才会开始多方发力,而无人驾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相对百度的Apollo开放平台,比亚迪也拥有着开放的生态系统,二者之间的全面合作,将会为比亚迪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百度与比亚迪的这次全面合作,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次“1+1>2”的操作,而对于国内整个无人驾驶市场来说,这更是将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的一次合作。二者强强联合、“软硬兼施”,必将极大提高国产智能汽车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