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同样是煤炭生成物 ——解秘可燃冰


 可燃冰同样是煤炭生成物

——解秘可燃冰

边蜀原(假说杂谈)

 

上一次假说杂谈“象变新八卦”撰写中的副产品——颠覆教科书石油煤炭生成说中谈到了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生成,即煤炭是由动植物被突然的地质变化,如大水淹没、火山灰掩埋等,使动植物上面有土层、泥水等物与空气隔绝,使之炭化。经千万年上亿年再次覆盖形成一层一层的分布,上层对下层的压力越来越大且随着地球内部热量的上传,温度也越来越高,在长期的高温高压下,使其液化,变成石油,石油同样是一层层地分布,液化后的石油经过继续加压、加温就会气化,气化后的油气继续向下,最终会与地壳下温度1000℃—2000℃高温的岩浆会面,从而形成火山、地震。地球很大的一部分火山喷发、地层断裂、地震灾害应该就是这些石油天然气下沉到地壳最深处时遇高温而产生的巨大爆炸现象的反映。

动植物的尸体被掩埋的炭化过程,从煤炭的固态逐渐向地层深处演化成液态石油,再由液态的石油向下加压加温而气化,形成气态的可燃气。煤炭是黑色的,液化后的石油也是黑色的,但当黑色液化石油“气化”后,其色应该是无色的或者是白色的,当大部分的石油、可燃气向下遇高温而爆炸时,却有另一部分会因地壳地层的断裂而抬升,使其反而向地面上层运动,会出现降温减压,这时气化后的可燃气又会再次液化,在再次液化的过程中,即由石油液化(黑色)到气化后的天然气即可燃气(无色),再到天然气转化为白色可燃液体,应该形成另一类的最干净、最纯净的“石油”,现在在地球某些地方打出的清洁“白色”石油应该是在这样一种转换过程中生成的产物,成为上好的液态油。

随着干净清洁液态化“石油”的进一步上升,在相对高压、“低”温条件下,在地下水、海水等水分子混合包围下,如南北两极、冻土地带、海底深处,其温度低、压力大,与地下水混合,此种条件会使那些清洁的液化“石油”进行固化,其固化的结果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可燃冰”,所以我认为可燃冰的生成其由来应该是煤炭(固态)—→石油(液态)—→天然气(气态)—→清洁液态“油”(液态)—→可燃冰(固态)的一个演化过程,形成一个演化链条。因此可以讲,可燃冰的原始生成物也是由动植物炭化后而逐步演变形成。根据这一“演化”原理,我个人认为,地球能源潜力巨大,地层深处层层有气、有油,不必因能源而恐慌,加紧研发和开发,进行技术方面的进一步突破,定会收获颇丰。

 

                           2013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