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在中国,公路运输承载了其中近八成的运量。货源竞争激烈,公路盘查密集,油价连年高涨,大货车司机们早已褪去了高薪的光环。42岁的郭明,下岗后和妻子一起跑起了车,和众多的司机一样,为了生计和孩子,生活在路上。
图为早上6点,沧州泊头货站还没上班,货运夫妇俩人抓紧时间在车里休息。30个小时到达沧州,这一路他们只休息了4个小时。
图为货物装好后,两人准备行驶上路,前往下一个地点。两人开大货车三年,早已经习惯现在的生活,吃喝拉撒全在车上,在城市之间来回穿梭。
图为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转眼就到了晚上。因为赶时间,因此两人便把面包当作晚饭,很多时候一餐饭就是这么糊弄过去的。
图为深夜,妻子指挥郭明倒车。他们准备在车上睡觉,毕竟长时间的驾驶人会疲劳。每次都要找安全的地方休息,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人偷走油。
图为两人脱衣准备睡觉。货车司机都会选择在车上睡觉以节省开支。为了省油,郭伟明睡觉时不开空调。有一回他们趁着车热睡一个多小时后被冻醒,然后接着开车。
图为货运夫妇蒙着被子抓紧时间睡觉,2个小时后还得起床继续赶路。狭小的空间让人睡得并不好受,但条件有限只能够忍耐。
图为第二天到达目的地后,夫妻俩回到自己的小屋。货运夫妇家里一子一女,儿子在上技校,女儿在读幼师。因为长年在外跑车,夫妻俩和孩子见面机会不多。
图为郭明夫妻的出租房内,炕上只铺了一层隔垫。这间房子月租90元,房东看他们困难一直没有涨房租。每年河北的水果下来,两人都会给房东带一些。
图为郭明家里简单的晚餐,两个孩子要上学,夫妻俩为此一直省吃俭用。繁忙的公路上,像郭明夫妻一样的大货车司机夫妇还有很多,他们顶着极大的压力和危险,保持着物流的畅通和快速,而自身却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他们为了自己,为了下一代,生活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