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欧廷君
核心提示: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决定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规定了人民利益的价值标准,标定了实现亿万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目标,顺应了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心诉求。在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将显得更全面、更具体、更真实,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价值愿景,为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置于党和政府工作的核心内容,并在多次重要会议上明确要求“把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1)。这是对党和人民在社会实践中经验智慧的科学囊括,也是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与深刻揭示。其博宏高远的价值立场、价值取向、价值标准、价值目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并将紧紧根植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诠释,是对党、对国家和亿万中国人民的高度负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磅礴力量。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立场
从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视野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疑心聚力、筑牢千秋基业与富民富强国的根本保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立场。人民领袖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4月全国劳模座谈会上指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政策,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政策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想,制定改革举措(2)”。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与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上,站在人民立场是党和政府改革开放的政治立场,以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来科学统筹和兼顾各地区、各阶层、各行业、各部门利益,以最大“公约数”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根本标准、根本导向。是凝聚全民共识、形成强大的改革创新合力、获取全面深化改革最大红利的重要体现。因为人民至上的政治定力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各部门、各地区改革攻坚的“着力点”。有利用科学把握问题导向,及时化解矛盾,凝聚亿万人民,迎难而上,抢抓新时代赋予各城乡区域重大发展机遇,更好地加快城乡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顺利完成各城乡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创意新兴产业为契机,大力发展城乡科创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强化金融监管,让金融资本为实体经济贴心服务,全面提升中国实体制业的市场竞争力。以“最大限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基准,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公共服务等领域内改革。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瞄准“难点”、“痛点”展开各项改革创新性服务工作,以真情为民干实事、真心为民干好事、善于为民干成事的价值立场来充分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内心上的一致信任。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恪守为民情怀、躬身为民服务、坚持为民实干的价值立场,将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这样,才能更好地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接浓厚的民生地气而熠熠生辉、永放光芒。不断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灌注鲜活的实践生气,汲取全民智慧滋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筑牢价值基石。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领袖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以一贯之的红线,作为始终不渝的价值取向。并严格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正因如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关口上,我们如何理解和准确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笔者认者,从现实国情来看,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 “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新起点上,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在这个重要发展节点上,更需要全体党员干部坚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以身作则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去(3)”。这一论断,科学深刻地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应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充分激发亿万人民的干事创业热情,为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而今,在国际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中,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求真务实工作作风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因为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也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特征和动力所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4)”。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治国理政的价值引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驱动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壮大实体经济,实施精准扶贫,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实现城乡协同发展,取得了备受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其关键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工作的总抓手。让广大党员干部在谋划各城乡区域发展上,一切从当地实情和人民群众利益出发,不断检视自身在发展上还存在哪些不足、哪些问题,认真倾听人民群众意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发展经验,不断提炼升华,有力推动各城乡区域高质量发展。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标准
在产业变革与科学革命的发展大势下,国际竞争环境复杂多变,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如何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实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补短板、增优势、强弱项,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台阶、跨入新征程。人民领袖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同志:“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5)”。在这一方针的有力指导与推动下, 这几年,我国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许多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如在“反腐倡廉”、“精准扶贫”、产业“脱实向虚”等经济社会发展上的难题,均逐步得到有效解决。这些有目共睹的大事、实事,充分彰显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洪荒伟力。
在治国理政与高质量发展的的评价尺度与标准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出发,把人民群众作为党的一切工作价值的评判者、裁决者,充分肯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正如人民领袖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6)”。
一般而言,历来上的许多政党的政策制订与组织实施的评价主体,均是以自身政党内在尺度与主管领导作为评价标准。因为人民的主体评价标准通常是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标准来评价的,人民领袖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不愧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愧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养出来的优秀骄子。这一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不仅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实践论,而且更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上,始终坚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准则,积极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真正干出造福于党和人民为最大政绩,生动诠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标准。可以说,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呈现与现实反映。坚持以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标准,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关切,紧扣时代发展脉搏,而且是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与环境变化新特点,为新时代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科学的价值标尺!
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目标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精隨植根于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与美好愿望,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愿景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紧密联系,融为一体,是活鲜的、接地气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思想、新方法。在党的十八大闭幕,人民领袖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向世界庄言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带领人民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再次强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广大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目的就是为亿万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共同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未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大战略举措,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擘画。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目标,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诠释。
毋庸置疑,价值它是客体对主体生存、发展、完善的意义和效用。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本质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对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与美好完善。从价值哲学的视角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今如何有力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课题的创造性回答。在我国高质量发展问题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立场、价值取向、价值标准与价值目标等重大原则性问题。并且科学形成了一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逻辑严密的价值体系,是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而具有先进性的方法论、实践论。
诚然,在任何价值体系中,价值立场是价值的核心,起主导作用,其决定于价值取向、规定价值标准、标定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标准、价值目标均服从于价值立场,反过来又强化于价值立场,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相互关联的整体。在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内蕴的价值体系中,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决定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规定了人民利益的价值标准,标定了实现亿万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目标,顺应了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心诉求。在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将显得更全面、更具体、更真实,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价值愿景,为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所以说,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价值真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践行坐标。(作者系国内知名专家、企业经营战略顾问、亚洲经营智库)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根本逻辑》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2017-08/20/c_129684930.htm
(2)、人民日报:《增强政治定力坚持正确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链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522/c1024-25050920.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链接: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4)、新华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链接: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03/c_129200923.htm
(5)新华网:《习近平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链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18/c_1121820849.htm
(6)、人民日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链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1023/c1001-29603083.html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习近平等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链接:http://www.gov.cn/ldhd/2012-11/15/content_22668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