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普大循环贷—甘于奉献 勇于担当


   “金家渠精神”,是由金家渠人在矿井规划、立项、建设、生产的实践中共同创造的,是矿井在10年发展历程中逐渐孕育发展、凝练形成的。

 

  在金家渠矿,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员工群众,绝大多数是响应宁夏煤业战略发展转移从主要生产矿井划转分流而来,员工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区域差异各不相同,却奔着一个目标——早日把新家园金家渠矿建成投产。

 

  “我是2010年底从清水营矿来的,当时就十几个人,办公地点是临时搭建的彩板房,条件艰苦,也没食堂,吃饭都是在漏风的屋子。”该矿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刘伟回想创业之初的艰辛历历在目。

 

  他告诉记者,特别是2015年、2016年市场低迷期,金家渠筹建处缓建,即使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大家伙儿也没忘记肩上的使命,领导干部统一员工思想,现场安全管理、项目手续办理等工作稳步推进,当时全矿上下就一个目标:只要不停建,我们就要努力,让矿井早日建成!

 

  建设期,人员少、任务重,该矿在宁夏煤业公司大力支持下,从其他生产单位抽调技术骨干,对划转分流后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多管齐下,推进矿井建设。

 

  员工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岗位,如何“求同存异”、融合成为矿井发展的关键。

 

  老同志刻苦严谨的工作作风得到传承。不管是漆黑巷道,移架拉网打锚杆;还是开展质量标准化,分析设备“病害”原理……道路虽艰,老带新、师带徒,你追我赶劲头足。

 

  年轻人学习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充分发挥。无论新技术、新工艺的熟悉掌握,还是设备维护、小改小革的应用推广,勤学苦练,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如今的金家渠矿已进入稳定生产局面,采、掘、机、运、通等各专业员工素质过硬,既各擅其专,并行不悖,又兼容并包,交融共进。

 

  因为远,矿上想尽一切办法为员工提供便利,吃住行上费心思,娱乐活动不断线,联系运输公司把交通车开进矿区,方便员工通勤,预留招待间为家属探亲提供便利,区队在保证生产组织正常的基础上,尽可能安排员工集中休息,回家能多待两天,最大限度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

 

  比如,综采队积极打造“家园文化”,邀请员工家属参加队里开展的文体活动、联欢会,为员工制造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也让家属深入了解员工工作状态。综采队书记赵伟笑着说自家媳妇是得力“外援”:“她在70公里外的枣泉矿财务科工作,队里搞活动她不仅过来串场主持,还带着其他家属给演员化妆呢!”

 

  在掘进二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员工休假返程回矿,队里员工谁不忙就主动开私家车去最近的车站把人接回来。

 

  上下同心,快马加鞭。纵然心中有太多酸楚,太多难以割舍的亲情,员工们智慧加汗水、忠诚加担当、艰苦不怕吃苦,努力建设属于自己的家园,把煤矿打造成为集团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利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