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资金破万亿元牛市开启别忘记15年股市悲剧


 两融资金破万亿元就是加杠杆做多,反应市场较为激进投资者对股价后市的一种乐观态度,但两融资金是一个双刃剑,不是越多股市就能走牛,也可能意味着投资者的手中资金处于满仓,市场存量资金已经不足,不得不借钱买股票,加仓空间很少,市场面临调整窗口。

  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12月18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合计达到10068.46亿元。其中上交所融资融券余额报5655.74亿元,深交所融资融券余额报4412.72亿元。市场部分观点认为两融资金突破万亿元大关,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意味着投资者更加乐观看待后市,不断加杠杆做多,并以此作为牛市开启的标志,这种观点恐怕有失偏颇。

  两融杠杆资金对股市影响正面在于占比合理,过低反应市场悲观情绪太浓郁,过高反应市场乐观情绪过了头,也意味着投资者可使用资金严重不足。一旦杠杆资金超越合理比例,就给市场健康平稳运行埋下巨大隐忧,15年就是一个杠杆牛,一个疯牛,最终因为一刀切的拆解场外配资,引发市场杠杆资金逐级爆仓,流动性瞬间枯竭,出现螺旋式下跌而一发不可收拾,酿成股市非理性波动,需要有关方面成立基金进场干预,至今还没有完全退出。 

    万亿元两融资金就是一个整数关口,最多是一种心理上的意义,不代表任何的意义,以此研判股市未来就是牛市是不客观的,太偏面武断了一点。考察两融资金对走势的影响,更要看两融资金占流通市值的比例,看看后市加杠杆的空间还有多大。截止18日,沪深股市流通市值大约是48万亿元,万亿元杠杆资金,占流通市值大约是2.08%,但基于流通市值中很大一部分是不流通,万亿元杠杆资金占据真实流通市值要高得多,如果按照占总市值比例来看,大约是1.72%,这一比例已经不低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的水平比重分别为1.9%、0.5%和1.0%。参照美国最高比例,加杠杆尚有小幅空间,但参照日本,杠杆已经太高了。实际上两融杠杆是一个明的杠杆资金,市场还有暗的杠杆资金存在,那就是配资公司的场外配资,虽然管理层严厉打击非法场外配资,规模已经大大降低,但是从经常收到的配资公司广告看,场外配资还是较为疯狂的,无法知道准确数据,估计数量不会很小,加上场外配资资金,杠杆资金占总市值不会低于美国1.9%的杠杆比例,只会高于美国的1.9%比例,加杠杆空间已经很少了。

 

万亿两融资金从杠杆资金投向看,一部分投向了涨幅巨大的白马股,如中国平安、万科等,也有投向科技的同方股份、京东方、中兴通讯和水晶光电等,也有投向中信证券和南京证券,近段时间南宁证券四个涨停板可能与杠杆资金存在某种关联度。毕竟杠杆资金较为激进。杠杆资金有助涨助跌的双向作用,不怕牛市,股价涨越欢,杠杆资金追高意愿越强,就怕熊市,股价下跌,就会引发部分杠杆资金止盈或者止损,就会加大市场抛售压力,引发更多杠杆资金离场,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现在部分白马股科技股股价估值位于历史高位,后市上涨概率很小,调整空间更大,这为两融资金带来一定的隐忧。

   有机构预测,明年还有4000亿元增量杠杆资金加仓,如果不考虑总市值变动,两融资金达到1.4万亿元资金的话,占流通市值比例就是2.9%,占总市值就是2.4%,那么杠杆资金已经远远超过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了,这未必就是健康市场杠杆资金比例了,很有可能就是隐患的爆发前夜。

  目前杠杆资金数量占比远低于15年,可与世界成熟股市相比已经不低,应该防患于未然, 15年杠杆逐渐爆仓的惨痛教训不应该忘记,对杠杆资金应该有一个更加理性的分析,把杠杆资金与牛市挂钩未必就是太好的方式,要避免投资者盲目加杠杆,给市场运行带来隐患,而是需要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尽量不使用两融资金,获得更加稳定的收益。

实际上明年股市运行环境依然很复杂,一个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难以消除、其次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难以扭转、三是受制于CPI高企货币政策难以实质性放松、四是扩容压力依然严峻,包括IPO、再融资和减持、五是高价科技股和部分白马股的泡沫令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