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寒假-5 家访(2):凤庆印象


 温暖的寒假-5

家访(2):凤庆印象

2019-1-24

我对凤庆知之甚少。家访计划确定之后,临时抱佛脚做了点功课,才知道徐霞客曾经路过这里,知道这里是滇红的故乡,知道百年之前这里曾经野象出没。

五点半到达凤庆,太阳还明晃晃挂在西边的山顶。滇红大道宽敞而整洁,大车小车有序行驶着;路边一排排棕榈树,显示出热带的气氛。

出客运站往东五百米,就到了我入住的酒店。路边一家接一家的饭馆和小吃铺,已经有饭菜的香味飘出。人行道也干净而整洁,没有出道经营的现象;饭馆的门口也干干净净的,看不到污水四流的情景。

虽然还在冬天,空气却很温暖。穿一件薄薄的毛衣,都感觉有些热。我入住的酒店,就在斜穿过凤庆县城的凤庆河边上,河水淙淙流淌着,带来一丝凉意。进入大堂,有服务员亲切地打招呼,带着微笑,说的是还算标准的普通话。我对云南的服务业,向来没有信心。眼前服务员的微笑和普通话,让我打消了一些疑虑。房间宽敞,干净而整洁,布置很合理,一次性用具品质不错。试了试一次性拖鞋,其厚度和舒适度应该是五星级的水平。其他的用具,牙膏和牙刷,梳子和剃须刀,品质都不错。我后来当仁不让地将未用的用具都带走了。还有个茶盘,还有不错的茶叶。泡上一壶茶,坐在临窗的沙发上,听着身后潺潺的水流,惬意地享受起傍晚的美好时光。

休息得差不多了,出门。找地方吃饭,然后在城里逛一逛。向服务员打听,所推荐的吃饭的地方就在刚才走过的路上;所推荐的景点有文庙和文昌阁。进入路边一家小店,看起来安安静静干干净净的。点了两个菜,炒土豆和炒苦菜,都是我在家常吃的东西。从早上出来就没有正经吃过东西,胃口不错,味道也就不错。四十块钱,算是节俭了。

借助百度导航,朝着文庙方向走去。走过滇红大道,转入一条小街。巨大的榕树下,是一家家小吃铺,小饭馆,五金店,水果铺,……有散步的老头,有遛狗的老奶,有玩耍的孩童,有当街吃着酸菜的女子。有一些过年的味道了,卖对联的,卖鞭炮的,卖大红衣服和塑料玩具的,生意格外兴隆。

小街的尽头,是一个广场,已有一群大爷大妈拉开阵势,准备跳广场舞了。广场的南头就是文庙。天将黑了。文庙的侧门还开着,游人可以自由进出。文庙依山而建,进大门之后,依次是泮池,状元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寺,登上几十级台阶,最高处的平台上,是高高的魁星阁。

云南的很多地方都有保存完好的文庙,可见其对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建水文庙和会泽文庙,就是其中的典型。不过,各地的宣传中,都会宣称自己的文庙是全国第几或者全省第几,这就让人有些迷惑。建水文庙确实规模宏大且保存完好,但非要说自己是仅次于曲阜孔庙的全国第二大文庙,就很容易让外地人觉得浮夸。毕竟,科举制度一千多年,云南正儿八经出过的状元,不会超过一人。

一位中年人带着两个孩子,一路向魁星阁走去,还说着关于孔子,关于四书五经,关于科举制度的话题。在他的意识里,可能还在做着鲤鱼跃龙门的美梦吧。

天完全黑了,返回。出文庙大门,门前的广场舞正如火如荼。男男女女们分了好几拨,各占据着广场的一角,在不同的音乐中跳着不同的舞蹈。这就是我们时代的文化了。不知道此时端坐大殿中的孔夫子是会觉得骚扰呢,还是会觉得娱乐?

离开广场,返回酒店。穿过另一条巷子,进入的是另一个娱乐和购物广场。有服装店和手机店,有茶吧和歌厅,有小吃摊和水果铺。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安详和满足,节日的气氛显得更浓。

回到宾馆,坐下来接着泡茶喝。

给在家的雨燕发了一条微信——

“一座安静的温馨的小城,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