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难?做一个说话算话的采购!


直接或间接的从事采购工作已经接近10年,一个decade.从工艺的角度对成本进行分析,从项目角度对BOM进行管控,从管理角度对资源进行安排,从采购的角度对以上完成实现。
可以说在间接接触采购工作时还对这份工作的内容抱有一丝神秘。从初级的采购员到资深的采购专家一路走来,神秘逐渐退去,现实层层裸露。
不是整个供应链做不到,也不是困难的工艺会造成没有良品率,更不是制造终端低于成本的运营无法维持,甚至都不是供应商看不看得起你这个客户而关系无法管控。
而是有多难?做一个说话算话的采购者!
从项目的角度来看,项目的节点中只有完整的BOM出现才能更准确的进入采购环节,顺势走入整个供应体系而不产生异常波动。但是有几个项目能够在50%的BOM完成后进入采购环节?甚至不经评审和技术交流的图纸会掺杂在数十张图纸中流入下游,犹如清澈的小河里埋藏的一个排污管道,造成持续的修改、不断的调整和等待而导致整个供应链的停顿。不加管理的设计和不负责任的图纸仅仅是第一道门槛。
从工艺的角度来看,无法避免的困难装配和周期很长且严重质量风险,甚至是无法管控的知识传递和信息下发。都带来了无数的重复和浪费。不能从宏观上和自上而下的解决问题时,往往会造成在局部问题的争吵,反复和拿供应链作为免费的小白鼠。不成熟的工艺过程这是第二道门槛。
从管理的角度,即不能内部和设计有效沟通和全局实施,也不能自上而下的对工艺有全局的观念,更不能调动和支持应有的团队来快速反应。唯一的出路就是试错,无数重复的试错将供应的有效性戳个体无完肤,每一次试错都是一次完整的不能信守的承诺。信用和费用都不会带来增值,反而是透支。
有多难?做采购就不能指望诚实以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