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宏观经济缺陷 填平中等收入陷阱
化解我国经济重大风险的逻辑思考
——论搬走“三座大山”化解经济风险的可行性
沈阳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 薛克俭
内容提要
习总书记在化解重大风险研讨班上发表讲话,提到了七个重大风险,并分析了防范化解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七大风险分属经济和政治两个领域。我们从化解经济重大风险入手,并把当前经济现象概括为中等收入陷阱现象,从经济主体、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的经济窘境分析切入,把消解宏观经济缺陷的方法重组,形成消解和填平中等收入陷阱的方法——搬走企业和地方政府面临的“三座大山”——在化解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同时消解宏观经济风险,成功实现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的转型:建立企业和地方信用联盟,填平中等收入陷阱,加快发展公共产品,化解经济重大风险,助力化解政治重大风险,推进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型。
关键词:重大风险,中等收入陷阱,宏观经济,双轨制改革,商业票据,公约风控
我国经济重大风险实际上属于“中等收入陷阱现象”
2019年1月21日,习总书记在“坚持底线思维,化解重大风险”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我国形势存在七个重大风险,并对重大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方法,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这七个重大风险中,“经济、科技、外部环境”三个,属于经济基础领域的重大风险,“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党的建设”四个,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重大风险。宏观经济学怎么对三个经济风险进行理论概括、归类,是我们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要做的功课。
在全球化经济理论中,“中等收入陷阱”是评价我国当下经济形势的一个“热词”,顾名思义,这个“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在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的过渡期间,由于实体经济边际收入递减,所遭遇的犹如“陷阱”般的,种种窘境。至今,它还无法解读和化解。
许小年对“陷阱”的分析很有深度。他使用“实体经济资本收益率趋零,资本在虚拟经济里寻租”的“陷阱现象”标准照,与中国经济面临的种种风险对比,证明我国企业、地方政府“无所适从”的窘迫,与“陷阱现象”极为相似,并已构成重大风险。由此,许小年认为,中等收入陷阱,就是我国迫在眉睫的“灰犀牛”。我们同意许小年的判断。
我们使用“中等收入陷阱”的标志性指标“实体经济资本收益率递减”,依次从经济主体、金融机构和机构角度,对标准的“陷阱现象”进行风险分析。
首先分析经济主体,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窘迫”。正如某位企业家精道的概括,经济主体的经济重大风险是面临“三座大山”,“无所适从”:
一是面临“市场的冰山”,实体经济资本收益率趋零,工业品市场萧条,亏损竞争,“生产找死,不生产等死”;
二是面临“融资的高山”,实体经济资本收益率趋零,正规资金无法获得,高利贷按“分”计息,“融资早死,不融资晚死”;
三是面临“转型的火山”,实体经济资本收益率趋零,科技创新和金融荣登当代经济的“国王”和“王后”宝座,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跨火焰山,争当“新宠”,优胜劣汰,胜者登顶通吃,“争宠挤死热死,不争宠急死”。
其次,分析金融机构面临的经济风险。说句公道话,在“陷阱现象”里,“金融机构其实很委屈”,因为,面对“三座大山”,
“金融机构掉进了陷阱,爬不出来”!且“投诉无门”!不知道和谁说,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以商业银行为例,商业银行主业是存贷款,吸储付息,放贷收息,存贷息差是商业银行“衣食父母”。
利率市场化,存款利息只升不降。实体经济资本收益率递减,以至趋零,银行给实体经济贷款,大概率是“血本无归”。“贷款必死,不想死只能寻租”!
寻租吧,搞表外,搞理财…… 资金空转,制造了泡沫,央行等监管机构三令五申,严格禁止!寻租,撞监管“红线”,早晚被抓“现行”;
不贷款,不寻租,存贷款利息“倒挂”,长此以往,不能支付到期存款利息时,只有“关门”才是“大吉”。这叫“寻租求死,不寻租只能关门”。
把上下联接起来念,实体经济资本收益率趋零,商业银行“贷款必死,不想死寻租!寻租求死,不寻租关门!”
这叫,实体经济资本收益率趋零,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失灵”。
最后,分析监管机构。对于央行和财政部来说,如果实体经济资本收益率趋零,“市场和货币双缺”,传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给实体经济“输血”,却给不了市场,生产出产品卖不出去,见不到政策的“果”。即使是“无偿”“输血”,也只能是“输血”养“僵尸”。
这叫,实体经济资本收益率趋零,市场经济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失灵”。
由于存在企业和地方政府面临的“三座大山”,由于存在金融机构和货币财政监管监控遭遇的“两个失灵”,“陷阱现象”对企业、地方政府等经济主体,对金融机构,对金融和财政等监管部门,都造成了困惑,并引起了焦虑。
这叫,实体经济资本收益率趋零,市场经济“休克”。也就是说,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里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已休克,羊毛任你剪”!
在这种背景下,习总书记提出,我国形势面临,可能引起“休克”的,“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和党的建设”七个领域的重大风险。习总书记要我们高度警惕经济基础的“经济、科技和外部环境”三个领域的“经济休克”重大风险,因为“经济重大风险”已经触及共和国“执政安全”,并形成上层建筑的“政府、意识形态、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四个领域的“政治休克”重大风险。
(待续)
2019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