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存在的要素
喻建国
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或爱好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即为社团,它的英文名为:mass organizations。在我国社团一般具有非盈利性和民间形成两种基本组织特征,它与政府组织、非正式组织或自然群体有着明显的区别。社团在大学和中学中有着广泛的建立。大学社团是学生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在校党委、团委的领导下,在学生会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健康、积极有益的课外文化、科技、体育、艺术实践等活动。社团在里弄中也有着广泛的建立,一般是由街道党委和里弄党支部领导下形成组织,开展活动。社会上也有社团,如我参加的上海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就是这样的社团。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简称上海市老科协)成立于1984年6月,原名上海市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协会,1991年3月经上海市民政局核准登记为社团法人,1996年10月更改为现名。该协会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下属的一个科技团体,是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的团体会员。它由各个委员会组成,我最先参加其综合委,后来又被其下属的静安区老科协所接纳,我现在就经常参加静安区老科协社科委的活动,同时还参加上海市老科协科普讲师团的活动。
社团存在的要素有如下一些:存在活动场所,有一定人群参与,经常开展活动。若果这些要素不具备,社团也就消失。
社团需要活动,活动需要场所,如果没有活动场所,活动就无法进行,社团就形同虚设,因此存在活动场所是社团存在的要素。社团的活动场所常常会受到社会的资助,因为活动场所需要支付租金,很多社团都不是牟利的,几乎没有收入,靠一点社团成员的会员费很难支撑,社会资助当然就是社团维继的主要支撑。
社团是由参加社团的人员组成的,也就是有一定人群参加,无人参加也就不成其为社团。参加社团的人群是靠社团活动的内容吸引来的,因此社团活动一定要有特点,一定要能够吸引一定的人群,这几乎就是社团的生命力。社团活动的内容越是精彩,这个社团的生命力也越是旺盛,参加的人群蜂拥,热气腾腾,蓬勃向上。
社团几乎只在活动时才显出其存在,才显出其生命,社团必须经常开展活动,活动时间越多就显出其生命力越是旺盛。因此社团的主要组成人员就需要不断开动脑筋,想新招式,出新点子,亮新内容,增加活动场次,让活动场所经常热热闹闹,生气勃勃。活动场次少,肯定门庭冷落,社团黯然,死气沉沉。
现在政府部门对社团管理甚严,对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团,政府还有资助,或者购买其服务。这也可以说是政府对社团管理的一种新招式。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从社会管理层次来看,可以增强社会生气,添加和谐气氛,有利于社会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