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马
“五一”延长版的小长假带来了1.95亿的出行量,按可比口径增长13.7%;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1%,增速均超此前预期。多了一天的假期,迎来了更多的人出行,在出行的过程中自然也有很多值得记忆和回忆的地方。近期一则消息却爆出了一种新的思考。
“买18件衣服旅游后退货”谁之错?
一则“买18件衣服旅游后退货”的消息引起了热议。据报道,五一期间,一女子在淘宝店购入18件衣服前往西藏旅游,旅游返回后要求全部退货。据悉,该淘宝店对媒体表示,该女子拍下4600余元拍下18件衣服,但是五一长假过后,该女子发起退货请求,要求18件衣服全部退货,店主加该女子微信希望沟通退货原因,却意外发现该女子已于五一期间身穿新衣前往西藏旅游并拍照。
我们观看这则消息可以看到能透漏出多种信息:该女子18件衣服全部选择退货,理由虽然没有爆出,那么看客们是可以揣测的。
其中主要的理由可能会是:一是旅游已经结束,这类衣服已经完成了“使命”,退货可以减少“损失”。不过疑点也是存在的,主要表现为,该女子申请全部退掉18件衣服,其中有一半是没有穿过的,为何不穿?是质量不满意,还是款式不满意?在我们理解的“试穿”之后觉得不好才产生全部退掉的念头,还是另有原因?恐怕也只有当事人才明晰。
二是因为出行中穿过一些衣服了,能感受到衣服的“品质”究竟如何,如果不满意,所以才产生退货的念头。这或许也是我们相信“人性”的美好的初衷。
淘宝店主很委屈?
据悉,淘宝店主对媒体表示,该女子要求18件衣服全部退货,店主加该女子微信后,发现该女子已于五一期间身穿新衣前往西藏旅游并拍照。然后心生不满。作为一个经营者遇到这种情况肯定心里是不舒服的,毕竟你已经“试穿”了我的产品,而且还在旅游中拍照了,如今回来了,你却有申请退款,你什么意思啊?
难免不让人心生疑虑,是不是就是想占便宜,就是想着占商家的便宜,利用经营平台的“漏洞”来获得好处?这样的心理揣测,相信很多人也都可以理解吧?
不过,在规则面前,是不是也是无懈可击的?规则必然有明确的约束和规定,如果客户按照规则来“申请”退款,是不是符合既定的规则?在规则面前必然要遵规执行。这其实不是情怀和“人性”的解释来和稀泥可以理解的。就要严格按照规则来办理。当然,如果规则有明确的规定,比如试穿之后不予以退款退货。
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这次是店主在“无意中”看到了该女子试穿了衣服并且拍照(估计是在朋友圈里晒图了),如果不知道的情况下,如何界定?试穿没有,能不能试穿,又是以什么为主?吊牌没撕就认同没有试穿?总会有一种规则来约束才好。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很大的难处。对于店主来说,自然也是觉得委屈的不行。
平台的作用是什么?
平台的规则规定的是:“部分产品符合淘宝7天无理由退货要求,所以淘宝同意了该女子的退货要求。”有意思的是,媒体还专门联系到该女子具体问询。该女子表示,“谁买了衣服不试穿啊”。其实我们看到有一些人在穿衣的时候不撕吊牌,是不是也是为了“退货”?更主要的是,规则的制定是允许的啊?
该女子在微博上回复,表示自己一年要买几百件衣服,没有想过要卡时间退货,尽管衣服不喜欢,但还是抱着“侥幸心理”拍了照片,但拍完照片后就脱了下来,并且在媒体曝光前已经买下了穿过的8件衣服,没有全部退货。也就是说,在媒体爆出这则消息的时候,该女子已经留下了试穿过的衣服,并没有退货。
那么话又说回来了,既然没有退款这些衣服,那么媒体爆出的“细节”就值得商榷了?此外,究竟是谁向媒体“披露”这些情况的呢?
还有令人玩味的是淘宝官微的态度。淘宝官微表示“个案不会影响淘宝现行的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依然愿意相信人性的美好”。淘宝表示,客户体验部门已积极联系买卖双方协商处理。申请退货的18件衣服之中,有9件曾在旅游过程中试穿、拍照。依据平台规则及买卖双方初步协商,已外出试穿衣服将不予退货退款,其余没有试穿且不影响卖家二次销售的衣物将进入退货流程。
淘宝还表示,已面向所有淘宝商家推出超级保障计划,通过规则、产品、工具及服务等保障商家的正当权益。有意思的是,我们摘一则网友留言:“你相信人性的美好,要商家来给你承担这个美好人性的责任?”这样的诘问,不知道平台又会如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