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最近都会问我一个问题,就是教育孩子让他们觉得很头疼,特别是上小学之后的孩子们,成了一个难题。
很多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都会出现效率低下拖拉的现象,其实这些都可以归结于一个问题,那就是生活习惯的养成问题。
【1】学习新课要提前认真预习
为了提高学习新知识的效率,一定要学会提前预习,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其实就是在做知彼知己的效果。
孩子预习新课之后,再听老师讲的时候,就会很熟悉所讲的内容,瞬间就记住了,而一些没有预习的地方,就会觉得生涩难懂,听过就忘了,这样自然掌握其知识来比较慢。
【2】学任何知识都要学扎实
小孩子学知识只要一次性学扎实了,就可以长久存在于自己的脑海当中,不像成年人那样都是暂时记忆,学过立马就会忘记。
所以对孩子来说需要做到反复巩固避免遗忘,人的记忆需要反复刺激才能形成长久记忆储存起来,复习是加深印象的关键方法。
【3】孩子知道了不等于学会了
孩子有时候也会懂得很多道理,比如孩子说他会刷碗,会扫地,会洗衣服,关键不在于他会不会,而是在于他做不做。
所以说,实操更重要,每一个学习的题目都要落到生活中,对学到的知识点不但要记住,并且要做到能使用到恰当的位置。
【4】重点知识摘抄出来方便复习
教孩子对学过的知识做一些重点摘抄也是很好的习惯,其实语文课本的后面都有总结,有生字和各种新词语短句,比较方便复习。
孩子自己在养成一个好习惯,重点知识重点划分出来,这样在复习的时候就会节约很多时间去寻找。
【5】合理调配玩耍时间
不要剥夺孩子的玩耍时间,即使上学再忙,都要给孩子留出独立的游戏时间。
孩子接触任何东西都是一种知识积累,哪怕是看动画片,只要挑选的合适可以是另一种学习方式。
各位家长学会了吗?至于该怎样让孩子提高效率,可以从这五点中去摸索出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