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补偿与财富积累


价值补偿与财富积累
 
廖仁平
 
1 提要
狭义价值补偿指相对过剩商品的货币化,广义价值补偿指相对过剩商品的及时转化,二者有机协同着相对过剩商品的转化和财富的积累,相对过剩量=狭义价值补偿量+广义价值补偿量+库存量+毁耗量。狭义价值补偿保障投资方赚钱,广义价值补偿通过分工合作互换商品完成实物财富积累,库存只是商品的暂时存放,商品毁耗包括人为销毁和库存商品价值的自然耗损。国家赚物亏钱,国民赚钱又赚物,彼此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
 
2 价值补偿内涵简介
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重大理论基础之一就是价值补偿,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价值补偿指相对过剩商品的货币化,广义价值补偿指相对过剩商品的及时转化。相对过剩商品的货币化保障投资方赚钱,相对过剩商品的分工合作转化实现实物财富积累;不特别强调时,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之价值补偿一般是狭义意义即相对过剩商品的货币化。
早期人类生活,各种物质都短缺,专业化生产出来的商品除自己消费一部分外,剩余部分若能及时易货贸易换取其它商品消费,也算完成了剩余商品的及时转化,此时期广义价值补偿是主要现象。当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后,特别是规模化分工商品生产出来后,生产商已经获得了差不多所有必要的生活物质,迫切要求剩余商品换成钱,狭义价值补偿即相对过剩商品的货币化是此商品生产时代的主流,各国商品生产实践表明,狭义价值补偿过程中始终离不开钱的问题。当富人们的钱多到一定程度后,消费升级和实物资产配置升级的需求又重新突显,投资方分工合作互相产销彼此所需实物财富过程实际上主要完成的是广义价值补偿,此类广义价值补偿过程是实物财富数量积累和质量提升的必经过程和重要过程,经济管理必须为此保驾护航。
相对过剩商品的货币化含义决定了狭义价值补偿量与增量货币量直接相关,商品产销循环中有多少新增量货币就有多少新增量狭义价值补偿量实现,即增量货币量等于狭义价值补偿量。目前的债务性货币金融管理,新增量货币主要源于债务增量和外汇净流入量等。自有资金之商品产销循环中货币只起交易媒介作用,它投入再回本后并没有对相对过剩实物进行狭义价值补偿。
广义价值补偿主要指有钱人间互相分工生产各自所需高档商品后互相交换,你买我的我买他的他再买你的就算大家都不赚钱,但也赚得了各自所需高档商品,物质财富仍积累了(相对过剩性实物利润在富人中交易转化成各自所希望积累的实物财富)此过程中,货币只充当了交易媒介,表面看这些富人们间谁都可能没赚谁的钱(经济体中没有增量一分钱货币),但他们的相对过剩性实物利润在自有货币之媒介作用下得以高效交换而实现了广义价值补偿。
 
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其经济学意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分为五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发展中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地,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经济学意义是:经济发展初期,投资方赚物满足生理需求维持家人们生理健康的需求较突出,实物经济特征较明显,初级的早期的广义价值补偿相对更普遍;经济发展中期,投资方普遍已经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分工效率产出的相对过剩商品迫切需要销售赚钱,狭义价值补偿成了此时期的主要矛盾;经济发展后期,社会进入富裕状态,有钱人多了,他们升级消费水平和做大做强做优产业之自我实现愿望将越来越强烈,富人们间彼此分工生产各自所需实物并互相购买,从而完成更高级态的广义价值补偿实现财富升级和积累。
 
4 商业时代财富积累的微观机制
小农生产之自产自用,实物财富积累主要靠勤俭,重农学派是其理论基础;分工合作之商业经济时代,赚钱成了投资方的主要诉求,有钱自然就有了物,重商主义是其理论基础;重农学派重视实物利润,重商主义重视货币利润,二者实际上互为依托互相协同地积累着实物财富和货币财富。
没有实物的生产和增长,再多钱也不会实际增长人们的福利;但若没有钱的交易媒介作用,实物间的讨价还价性交易将十分低效,分工合作效率也会十分低下。
实际经济过程中,先有物,后有了价值等价物钱币。钱的产生大大提升了物的交易效率并促进了分工的发达,进而又大大促进了实物产出效率;实物多了就需要更多钱交易导致钱的不断增加(商品货币时代人们被迫产出或赚得更多金属货币等满足商品交易需要,法币时代央行增量发行基础货币,商行等金融机构乘数性衍生出现代债务货币增量。)这种物与钱彼此协同增长机制就是商业时代实物财富和货币财富积累的微观机制。
 
5 狭义价值补偿与广义价值补偿协同模拟分析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的扩大再生产中,初始周期宏观投入100uu为货币单位,1u代表n元数量货币,100u货币可以贷款可以自筹也可以贷款自筹组合),产出相对投入的增率为%,则产出100 u *(1+%)=(100+)u价值量商品,除资方外的一般国民宏观净储蓄为零
问题:100 u *(1+%)=(100+)u价值量商品如何平价出清?货币财富与实物财富积累机制如何?
分析:
投资方投入100u购买生产资料发放工资福利上交各种税费等进行商品产销,国民收入等于此100u,国民全部用之购买商品消费,投资方回笼货币量为100u,余u相对过剩实物商品。
若经济处于贫困发展初期,u相对过剩实物极可能被投资方自己用于提高生活水平或消费或囤积或变成房子等固定消费资产积累而没有生产资料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此种模式就是早期简单再生产之广义价值补偿。此将这种状态记为I态,I态时投资方只求赚物不求赚钱。
若经济处于发展中期,投资方已经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在没有额外货币购买这些相对过剩商品进行狭义价值补偿投资方也难以自己消化这些相对过剩商品时,u相对过剩实物将作为库存暂时存放甚至干脆人为销毁之。若有额外货币购买此u相对过剩实物进行狭义价值补偿,则投资方赚得u货币利润
若下一周期投资方将上周期赢利的u货币利润全部投入扩大再生产,则总投入量为100 u *(1+%),当产出相对投入的增率仍为%,则可产出100 u *(1+%)2… n周期此类商品产销后,生产规模为100u*(1+%)n ,此即是狭义价值补偿模式,投资方将赚得足够数量的钱但没有实物资产积累。此将这种状态记为II态,II态时投资方赚钱不赚物或以赚钱为主。
显然,投资方不可能永远只赚钱不积累实物资产,当经济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要扩大再生产就必须积累实物资本如厂房机器等,同时富人群体的消费升级也必然发生,此时,富人们积累的钱将用于消费升级和资本构成升级等,富人们彼此分工合作生产各自所需升级商品并互相购买,并不需要狭义价值补偿即可完成剩余财富的转化,从而完成富裕阶段之高级广义价值补偿促进消费和产业升级到更高阶段。此将这种状态记为III态,III态时投资方以赚物为主赚钱为辅。
当消费升级和实业资本升级达到一新阶段后,商品产销规模将增大,投资方又会回到主要以产销商品赚钱为主状态,即更高层次地回归到II态,狭义价值补偿又显得必要。
实际经济运行中,除了贫困经济体初期会出现I态即投资方只求赚物不求赚钱情况,主要是II态和III态交替进行或在不同市场主体间同时进行。II态和III态无限交替循环过程中,虽然有钱人会越来越多,但实物财富也积累得越来越多,当增量实物财富量与增量货币量基本匹配时,通货膨胀很难发生
 
6 如何高效进行狭义价值补偿?
货币增量等于狭义价值补偿量,狭义价值补偿效果与货币增量方式相关,狭义价值补偿量及其效果与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密切相关。迄今,人类法币金融实践中,一国国内广义货币增量主要源于债务增量和外汇净流入量。狭义价值补偿量基本上约等于一国累积的广义货币M2量和外汇余额量之和。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基础货币发行总量约30万亿元左右(其中外汇占款就占20万亿元左右),这些货币通过各类金融操作最后累积成了182.67万亿元的M2债务总量,20万亿元左右外汇占款和182.67万亿元的M2债务总量之和的钱(202.67万亿元),基本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循环过程中狭义价值补偿的总价值量。
20万亿元左右外汇占款量之货币,是中国货出口所得货币,它价值补偿了中国经济体中的相对过剩商品,让中国经济体中的各类市场主体得以健康发展;182.67万亿元的M2债务量的钱是逐年扩大再生产投资贷款累积的总债务,这些钱在投资过程中购买生产资料支付工资福利上交税费等实际上已经对相对过剩商品进行了价值补偿,这些钱一部分形成了国民消费,一部分转化成了国民净储蓄,一部分作为周转金继续存留在企业中
当今世界各国,债务货币进行的狭义价值补偿似已达危机边缘,明斯基时刻之债务风险屡现,引入非债务货币进行狭义价值补偿已成必要。
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方案就是一种非债主权货币狭义价值补偿方案。
新宏观主义一句话精髓“主权货币购买公益商品的同时,为市场主体实物利润的价值实现提供常态化外生性货币源泉。”。用外生性非债务性增量主权货币购买相对过剩性实物商品让实物利润转化为货币利润的价值补偿就是新宏观主义主张的价值补偿,此类主权货币增量发行基于公益资产储备,其实质就是一种公益占款发行基础货币模式,公益占款增量发行的非债务性主权货币没有债务性天然地属于全民所有,所以它只能用于公益需求。
基于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的非债货币狭义价值补偿是一种高效狭义价值补偿。它的“市场-公益”二元逻辑让国家赚得公益资产同时让其它市场主体赚钱赚物,双赢!
 
7 如何高效进行广义价值补偿?
高效广义价值补偿过程中,相对过剩商品可以高效地转化成实物财富积累。
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提倡以“天地为仓,智力为库”积累财富,实是一种非常广义的财富积累方案,在这种财富积累方案中,既存在国家所有全民所有的生产力财富的积累,也存在大量高价耐用的各类私有实物财富积累,这些财富的日益积累离不开高效的广义价值补偿。
为了高效进行广义价值补偿,一方面要加强公益经济发展,夯实国家公益长城而国强,另一方面要加强保护私有产权,鼓励国民积累各类高档耐用实物财富而民富
高效的广义财富价值补偿积累的增量实物财富,自然而然地成了经济体增量货币的价值锚。无论是公有的生产力系统价值增量还是各类高档耐用私人实物财富的增加,都可以保障增量货币购买力的稳定。
就中国经济当下的管理而言,广义价值补偿之国民私有实物财富保护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要持续宣传正当致富光荣理念消除传统“仇富”陋习,既要鼓励有钱人投资产销商品,也要鼓励他们升级消费水平如建设庄园别墅等
 
8 相对过剩量等式
当投资方外的一般国民宏观净储蓄为零时,本文相对过剩指的是产出相对投入增量部分,即u。当一般国民存在宏观净储蓄时,储蓄额对应价值量的商品仍以库存形式存在,但这种库存不是相对过剩
相对过剩商品的处理关系着市场经济是否可持续是否有效率,资本主义私有性市场经济中相对过剩商品处理效果并不好,周期性地导致经济危机。
相对过剩商品较好的处理结果是市场出清或投资方能自己全部高效转化;相对过剩商品不太好的处理结果是暂时库存,最坏结果则是不得不人为销毁
综合以上各节内容,相对过剩商品总量可分为如下几部分:狭义价值补偿量(市场出清部分)、广义价值补偿量(投资方自己转化部分)、库存量和毁耗量。即:
相对过剩量=狭义价值补偿量+广义价值补偿量+库存量+毁耗量
 
9 讨论
人们既赚钱又赚物,到底赚钱在先还是赚物在先?
没有货币时人们就开始生产实物了,也存在易货贸易,所以就人类商品生产史而言最先出现的当然是先赚物,赚钱是货币出现后的现象。
进入法币商业时代,赚钱赚物二者有机统一,协同性地增量着人类货币财富量和实物财富量。微观看各商品产销者赚钱赚物优先目的或因果关系可能有所不同,但综合宏观地看经济体,已经很难分清赚钱赚物哪一个为优先目的,也很难区分赚钱赚物的先后因果了,赚钱赚物已经形成了经济体中互为因果的超循环关系。
国家赚物亏钱,国民赚钱又赚物是一种良性经济态。国家赚物亏钱只能基于赚公物才合理,即国家发展公益过程中不以货币利润为目标,而是以单位货币投入产出最大化正外部性为目标,其亏损的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亏损,只要它们在国内经济体中循环,这些名义上由国家亏损的钱实际上狭义价值补偿了其它市场主体的相对过剩商品,从而在增量公益资产同时让市场主体赚钱又赚物,双赢!
广义价值补偿过程中,富人群体之货币只充当了交易媒介,表面看这些富人们可以都不赚钱(经济体中没有增量一分钱货币),但他们的相对过剩性实物利润在有钱人群自有货币之媒介作用下得以高效交换而实现了广义价值补偿。如果经济体中没有这么多有钱人,就算相应的相对过剩性实物财富能分别生产出来且也存在相应需求,但因交易媒介的不足,这些实物财富也难以有效率地通过交易流入到其需求者手上而只能作为相对过剩库存滞留
相对过剩量=狭义价值补偿量+广义价值补偿量+库存量+毁耗量。此公式提示,当狭义价值补偿和广义价值补偿效率足够高时,可以极大化缩小相对过剩商品库存并完全杜绝相对过剩商品的毁耗。新宏观主义开启了价值补偿理论研究先河,相关实证研究及相关政策制定等仍任重道远
 
 
2019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