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为马”别解
贺德全
秦朝二世皇帝的时候,丞相赵高想造反,怕别的臣子不附和,想试验一下。他把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了马。”问旁边的人,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事后赵高就暗中把说鹿的人杀了。这就是“指鹿为马”的故事。
在封建时代,像赵高那样敢于指鹿为马戏弄皇帝的,小则死罪,重则诛灭九族。然赵高偏偏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秦二世面前把鹿说成是马。一方面,这固然是秦二世本人昏庸的必然结果,但另一方面,也是赵高谙知众大臣心有顾忌必不敢说实话的缘故。其实,赵高平时飞扬跋扈,他的篡权野心早已人人皆知(只有秦二世不知)。但由于他是秦二世的宠臣,且看到他俩君臣关系不一般,整天“泡”一起,便没有人敢在秦二世面前参他的本。当赵高在皇帝面前指鹿为马时,大多数人只能以沉默来表明态度,一些人昧着良心附和赵高的,就相安无事,另一些人说了实话,事后均招来杀身之祸。显然,那些沉默者及附和赵高把鹿说成马的人都懂得,即便大家都说了实话,皇帝也不会怪罪赵高的,至多把这当成一个玩笑而已,到头来还是实话实说者倒大霉,因此都不说真话。正因为秦二世与赵高保持亲密关系,才疏远了众人,使得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现实生活中虽然见不到赵高那样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指鹿为马”的荒唐喜剧,但类似赵高者却大有人在。他们时常无声地传递一个信息:“我和上司关系不一般”。事实也是如此,当人们知道某人和上司关系亲密、不一般时,自然就对他有所敬畏或顾忌,更不敢在上司面前说他的缺点和问题了。上司若长期“当事者迷”,只与少数几个人保持亲密关系,就会有意无意疏远了大众。上司如果耳朵软,常常听信他们的佞言,那么更可能造成人心涣散,最终就会把自己弄到孤家寡人的地步。
笔者认为,上司与下属交往时应该掌握好度,搞好“五湖四海”,让人们感到上司既是全体下属的领导又是全体下属的朋友,而不只是少数几个人的朋友。使人人都愿意与上司交朋友,而上司也可从中了解下属们的思想和动态,增强凝聚力。同时个别想通过与上司发展超乎寻常关系来得利的人也难售其奸了。
(拙作写于二十多年前,曾在一些报刊公开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