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马尾损伤中多以补法为主


 据有关数据显示,因腰椎骨折、椎管麻醉、手术不当等因素而导致马尾神经损伤的患者数量正在呈逐年递增趋势,这不仅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增添极大的负担。

 
中医治疗马尾损伤中多以补法为主
 
中医补法是最常用的治法之一。其是一种以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治疗各种虚证的方法,既是补法。补法能够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消除机体虚弱证候的方法。通过长期的总结对骨科、神经损伤运用中医补法进行综合治疗,取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马尾神经损伤是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的腰椎管狭窄压迫神经所致,以鞍区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及性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
 
尿潴留是马尾神经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经研究,马尾神经损伤后经络修养(神经因子再生)最佳时间为3至6个月,若神经损伤严重或病程超过6个月,则会由于神经细胞活性降低而导致预后不佳,更易发生尿潴留等并发症。
 
目前临床上治疗马尾神经损伤所导致的尿潴留,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导尿、神经阻滞或外科手段治疗,但对恢复膀胱功能的作用不明显。
 
因此,西医主要采用留置导尿及膀胱造痿等方式治疗,但这些方式虽对症治疗,却只能缓解症状,且易造成尿路感染、肾盂积水或肾功能损害,副作用同样明显。
 
采取导尿等方式治疗,还需要经常更换导尿管并进行长期的术后护理,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有研究表明,留置导尿管极易造成尿路感染,长期留置感染率几乎为100%。相比于西医的对症治疗和传统护理,中医以其特有的优势,在辨证施治的理论指导下,采用生经益气汤疗法对症下药,从而达到恢复膀胱功能,刺激自助排尿的效果。
 
生经益气汤:解释祖国医学中并没有“神经损伤”的说法,主要把马尾神经损伤分为三个概念来进行随症治疗。
 
1.经筋概念:《灵枢·经筋》所描述的经筋是从四肢末端到头部或躯干的连续性组织,是和经脉一样有规律地分布于人体的躯干,有起止,有循行,有主干,有分支,有结络,有别出,还有具体的病症。这样归纳起来看,经筋独立存在,穿行于人体各部位,与神经极为相似。
 
2.痹证概念:“痹”有闭阻不通之义。痹证是由于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素问·痹论》不仅提出了痹之病名,而且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以及转归、预后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3.痿证概念:中医的“痿”含义有枯萎、萎缩、肌肉萎弱不用、行动障碍等意。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临床以下肢痿弱较为常见,亦称“痿”。祖国医学对痿证的认识源远流长,据《素问·痿论》篇记载,上古时代的《本病》、《下经》两书中就有“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的称谓,当时就已确立了“痿”的病名,并已具备了从五脏论痿的雏形,但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中医药治疗过程中也主要从益气养血、疏经通络、补虚扶正、滋肝养肾来进行救治,让肢体、皮、肉得到正常气血的温养,从而使肢体痿软、肌肤麻木不仁等症状消失。因为马尾神经属于经筋范畴,肝主筋,肝血充盈,则筋得到濡养,肝肾同源,筋附于骨,肾虚也常为筋伤疾患的内因。而生经益气汤全面考虑到马尾神经损伤患者的身体情况,综合性诊治调理。
 
微信:dva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