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人“50条国标”


  健康中国人“50条国标”

  健康中国,是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出台《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

  健康中国人的50条“国标”

  来源:党建网

  日前,《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正式对外公布,这份由国家发布的“健康宝典”内包含的健康知识信息量巨大。

  怎样才能做一个健康中国人?小编已为你挑选出了50个简单又易记的要点。

  注重健康膳食

  1、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

  2、成人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不高于25~30g。

  3、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

  4、蔬菜和水果每日摄入量不低于500g。

  5、每日摄入食物种类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

  6、成年人维持健康体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4kg/㎡。

  7、成人男性腰围小于85cm,女性小于80cm。

  8、足量饮水,成年人一般每天7~8杯(1500~1700ml)。

  9、进食有规律,不要漏餐,不暴饮暴食,七八分饱即可。

  10、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每次刷牙不少于2分钟。

  养成运动习惯

  11、鼓励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或者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

  12、达到每天6000~10000步的身体活动量。

  13、中小学生每天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

  关注睡眠及心理健康

  14、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为7~8小时。

  15、出现睡眠不足及时设法弥补,出现睡眠问题及时就医。

  16、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避免持续消极情绪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17、学习并运用健康的减压方式,避免使用吸烟、饮酒、沉迷网络或游戏等不健康的减压方式。

  18、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适当倾诉与求助。

  19、出现心理行为问题要及时求助。

  20、当与家庭成员发生矛盾时,不采用过激的言语或伤害行为,不冷漠回避,而是要积极沟通加以解决。

  注意用眼卫生

  21、中小学生保持正确读写姿势。

  22、中小学生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23、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的电子屏幕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24、长时间使用电脑的,工作时电脑的仰角应与使用者的视线相对,不宜过分低头或抬头,建议每隔1~2小时休息一段时间。

  远离不良习惯

  25、不吸烟者不去尝试吸烟。吸烟者尽可能戒烟,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都不晚。

  26、远离不安全性行为。

  27、不以任何理由尝试毒品。

  关爱身体健康

  28、参加定期体检。经常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做好记录,必要时就诊。

  29、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

  30、40岁以下血脂正常人群,每2~5年检测1次血脂;40岁及以上人群至少每年检测1次血脂。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血脂。

  31、定期防癌体检。

  32、注意预防感冒。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和老年人等高危人群主动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33、健康人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

  34、主动了解艾滋病、乙肝、丙肝的危害、防治知识和相关政策。

  35、被犬、猫抓伤或咬伤后,应当立即冲洗伤口,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尽快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和人用狂犬病疫苗。

  了解母婴知识

  36、积极参加婚前、孕前健康检查。

  37、定期产检,保障母婴安全。

  38、尽量纯母乳喂养6个月。

  39、注意经期卫生,熟悉生殖道感染、乳腺疾病和宫颈癌等妇女常见疾病的症状和预防知识。

  40、掌握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知晓各种避孕方法,了解自己使用的避孕方法的注意事项。

  掌握健康急救常识

  41、积极参加逃生与急救培训,学会基本逃生技能与急救技能。

  42、遵医嘱治疗,不轻信偏方,不相信“神医神药”。

  43、配备家用急救包(含急救药品、急救设备和急救耗材等)。

  44、及时、主动开展家庭环境卫生清理,做到家庭卫生整洁,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厕所卫生。

  45、适度使用空调,冬季设置温度不高于20摄氏度,夏季设置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

  46、新装修的房间定期通风换气,降低装饰装修材料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

  47、烹饪过程中提倡使用排气扇、抽油烟机等设备。

  48、重污染天气时,建议尽量减少户外停留时间,易感人群停止户外活动。

  49、不疲劳驾驶、超速行驶、酒后驾驶,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

  50、选择管理规范的游泳场所,不提倡在天然水域游泳,下雨时不宜在室外游泳。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张尼)

  你的健康,达标了吗?

  来源:经济之声

  营养不良、营养过剩

  暴饮暴食、厌食挑食

  睡眠不足、失眠

  运动量不够,缺乏锻炼

  用眼不卫生、眼疲劳

  ……

  这些健康问题是不是总出现在你的生活中?

  甚至已经严重影响了你的生活质量!

  关注健康,时不我待。

  今天,健康中国行动正式在北京启动。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也正式对外公布。

  你该怎么做才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正确饮食、身体倍棒

  1、合理膳食、食饮有节。食物要多样,合理搭配,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享受食物美好;成人每天饮水7至8杯(1500至1700毫升),饮用白开水或茶水。尽量减少酒类摄入,儿童青少年、孕妇、哺乳的母亲不应饮酒。

  2、减少食用高盐、高油、高糖食品。饮食中要尽量减少盐、油、糖的摄入,多选用原味蒸、煮、炖等健康烹调方式,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建议成人每日食用盐不多于5克,油不多于30克,糖不多于25克(1啤酒瓶盖盐约为5克,1白瓷汤勺油约为10克,1白瓷汤勺糖约为10克)。

  儿童青少年要特别注意少吃零食和甜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要特别注意隐性盐摄入,日常食用的酱油、味精、咸菜等食品也有较高的钠含量。

  3、倡导家庭、社会使用公用餐具和分餐制。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集体用餐,建议养成使用公勺公筷好习惯或实行分餐形式。

  4、新时代,倡导健康新食尚。据2018年网络餐饮调查显示,前20名餐品均为“辣、咸、炸”,不利于健康。面对越来越多的慢性疾病,我们需要科学饮食,拒绝健康伤害。

  好好睡觉,别熬夜

  1、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应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应不少于8个小时,成年人每天应保持7至8小时睡眠。

  2、要规律作息。夜眠昼行、起居有常是人的生物性需求,每个人都应根据自身情况,养成相对规律的工作、学习、娱乐、休息习惯。坚持每天同一时间段睡觉,不要熬夜,有条件的午休20至30分钟,节假日也要注意规律睡眠。迫不得已熬夜后要及时补充睡眠。

  3、要积极调适心理。造成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是心理问题,要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掌握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整方法。白天要有适当活动量,睡前不宜进行剧烈运动、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听音乐、深呼吸等放松训练有助于睡眠。

  4、要及时主动就医。每个人都会遇到焦虑、抑郁等情绪,在出现睡眠问题时,如果自我调节无效,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求助于专业人士既不等于自己有病,更不等于病情严重,而是负责任、有能力的表现。

  运动起来

  1、鼓励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或者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

  2、达到每天6000~10000步的身体活动量。

  3、中小学生每天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

  还有一个好消息:从今天开始,全国各机关、学校、部队、厂矿、企事业单位和社区,要建立广播体操和工间操制度,广泛开展广播体操运动,形成自觉锻炼、主动健身、追求健康的良好社会风尚。广大群众可以在各大主流视频网站免费下载观看第九套广播体操的音乐和教学视频。

  平时学习工作累了,别忘了起来动一动、做做操。你也可以和同学、同事组团,让做操成为一种新时尚。

  预防近视、迫在眉睫

  1、中小学生每天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并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

  2、中小学生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学生家长要以身作则,带头减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

  3、中小学生注意用眼卫生,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的读写姿势(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

  4、学校要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要按规定定时组织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

  5、发现视力变化时,要及时检查和治疗。

  普及健康知识才能建成健康中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青在线

  7月16日和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健委”)连续举办两场新闻发布会,解读《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文件。国家卫健委宣传司司长宋树立表示,健康中国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党和政府的领导、全社会的参与、部门之间的合作,以及全民共建共享。

  宋树立表示,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指出: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要增进全民健康,前提是要提高健康素养,要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全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且将“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作为15项行动中的第一项。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主要包括行动目标、个人和家庭行动、社会和政府行动3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把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健康技能广泛地向全社会传播,每个人都健康了,健康中国也就为期不远了。”宋树立说。

  院士建议健康科普这样做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王陇德院士说:“很多知识宣传不是一次就解决问题,得反复宣传,不能偶尔宣传一天就完了,我们要真正让它起到覆盖的作用。”

  “对于儿童青少年,要在不同年龄段教给他们相应的重点知识。像小时候教他饮食方面的知识,形成运动锻炼的习惯;到了中学阶段,一些预防疾病的知识就非常重要,例如让他们了解结核病,教给他们呼吸道疾病如何传播的知识;到了青春期,告诉孩子性知识就非常重要。”王陇德院士说。

  王陇德院士表示,“怎么把权威健康知识转化为简便易行、百姓能听得懂的知识,而且让大家能操作,很快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这不但需要卫生健康行业,也需要其他行业像传播学的配合。实现听得懂、听得进,才能真正有效果。”

  对于食品卫生监管部门,王陇德院士建议:“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餐桌上、柜台上摆一个小的宣传桌签,告诉大家,高盐高油会引发高血压、心肌梗死、中风,建议您采取清淡口味。经常吃饭时看到,就会引起注意。现在因为高盐高油引起的慢性疾病上升非常快,所以我们很多行业协会应该向我们的主管部门提出这样一些建议来。”

  合理膳食已成当务之急

  国家卫健委食品司副司长张志强表示,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指出,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研究表明,不合理膳食行为,特别是高盐、高油、高糖摄入是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合理膳食行为会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

  针对我国国民的这些健康隐患,《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了合理膳食行动。合理膳食行动是要针对全人群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重点鼓励全社会减盐、减油、减糖,包括食品产业、企事业集体食堂、家庭;要求政府部门制定并实施相关法规标准,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群营养干预。到2022年和2030年,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低于7%和5%、贫血率分别小于12%和10%,孕妇贫血率分别小于14%和10%,成人脂肪供能比下降到32%和30%。

  张志强表示,合理膳食行动在行动目标、主要指标以及具体行动内容上,聚焦当前人民群众面临的主要营养健康问题和不合理膳食行为,对“为什么要合理膳食,什么是合理膳食,怎么做才是合理膳食”,分别从政府、社会、家庭个人3个层面提出了相应要求,而且特别突出了个人对自己的合理膳食应当负责的理念,呼吁每一个人都要行动起来。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介绍说:“减盐、减油、减糖,是本次合理膳食专项行动的重点。行动中明确提出了三减的目标,到2030年,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成人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不超过25~30克,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25克。”

  丁钢强说:“在减糖方面,行动特别提出,政府要加快研究制定标准限制高糖食品的生产销售。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低糖或无糖食品的生产与消费。要加快修订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增加蔗糖等糖的强制标识。帮助消费者快速选择健康食品,加强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监督管理。”

  生活习惯需要长期引导才能改变

  丁钢强说:“从监测数据看,10多年前,全国人均盐的使用量达到11克,到2012年的时候是10.5克,最近又做了一个监测,具体数据还没有发布,大概已降到10克左右。我们的减盐理念,在很多地方通过宣教和实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下一步,有四个方面还会继续推动,一是科普教育活动的常态化;二是推广使用健康的小三件:限量盐勺、限量油壶和健康腰围尺;三是研究完善盐、油、糖包装标准,通过外包装上标识,建议每人每日食用合理量的油、盐、糖,让老百姓买任何食品的时候能自觉地看这个标识;四是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的一些替代品。”丁钢强说。

  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说:“饮食习惯的改变非常难,不弄个十几二十年,不一定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不能把改变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看得太简单了,觉得专家讲一讲,给发个盐勺、发个油壶问题就解决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让大家行动?我们不是停留在盐勺大了小了,而是怎么保障盐、油在每个家庭、每一个需要使用的地方能够按量使用。”毛群安说。

  “记得10年前我们倡导大家走起步来,经过了10年的宣传,现在走路、跑步才慢慢成为大家的一种生活习惯。所以我们一定要久久为功。这次的行动,是10多年的一个行动,就是围绕这几件事,要落实、落细、落小,落到每个机关、家庭、学校、单位。”毛群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