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琳:从《水浒传》中体会墨家公利与正义的兼爱及利他思想
在中国历史上,墨家与儒家并称,统称显学,曾一度非常显赫。“兼爱”是墨家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它要求视人如己,爱无差等。“兼爱”首先就要求人在人格、地位上的平等。“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长幼贵贱,皆天之臣也。”(《墨子·法仪》)墨子已经表明在“天”的面前人没有长幼贵贱的区别,都是“天”的臣民。在众生平等的思想下,“兼爱”与否就成了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墨学的“兼爱”思想“主要以精神渗透和积淀的形式对后代的绿林侠客产生观念和行为上的影响。”《水浒传》以文学的形式,描写宋徽宗年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起义故事,作为社会底层人物的他们从思想及行动上彰显了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兼爱”的主张。
梁山众人,社会成分复杂,上山之前社会地位也不一样,有做官如林冲、宋江;有世袭贵族如柴进;也有自力更生的平民如阮氏兄弟;还有会泼皮无赖如李逵。然而他们能相互结识,成为朋友,形成“八方共域,异性一家”(《水浒传》第71回)的局面。本身就是摒弃了狭隘的社会阶级论,肯定了自身人格尊严的表现。他们不畏强权恶势,敢于以暴制暴,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扬言敢叫高太尉吃三百禅杖,且还拳打镇关西,为素昧平生的翠莲父女出气;武松醉打蒋门神,杀死西门庆与张都监等等,都表现出了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所具备的英雄主义色彩。
不仅如此,他们还敢于向皇权发起挑战,破了以往君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显示出了身处社会底层的他们对于自身价值及人格的肯定。三十三回镇三山劫黄信的时候,说“莫说你是上司一个都监,便是赵官家驾过,也要三千买路钱。”(《水浒传》第33回)在他们眼里,皇帝与一般人无异。而且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时代,他们也敢向世间权力最大的人打劫,且不惧与其作对,“俺这里兀自要和大宋皇帝做个对头的!”(《水浒传》第38回)甚至李逵曾多次扬言杀到东京去,夺了皇帝的鸟位。这不仅仅是要同皇帝作对,而且还敢于颠覆其政权,推翻其统治。
同时,与普通人不一样的是,他们不看重皇帝宝座所象征的权利,以及能够给他们带来的荣华富贵,他们不屑地称之为“鸟位”。也因此才有酒保要求燕顺与宋江等人换个座位之时,燕顺说只让位于柴进、宋江二人“且老爷只除了这两个,便是大宋皇帝也不怕他!”(《水浒传》第34回)贵为天子的皇帝在燕顺心中还比不上柴进这个失势的贵族,也更比不上宋江这个小小官吏。
朝廷主动示好后,派太尉陈宗善招安众好汉,只因言语中妄自尊大,且诏书中多有不敬之意,气得众人大怒,李逵更是把诏书撕得粉碎,还说出“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水浒传》第75回)的大不敬之辞。招安使被众好汉吓得屁滚尿流,灰溜溜逃走了,形成了一次不小的正面冲突,直接导致了第一次招安的失败。梁山好汉对于皇权的蔑视与不屑,无疑正是他们头脑中平等思想起了作用。
墨子提及“兼相爱”,必然与“交相利”相联系,墨子的利,并不是我们常说的个人利益,一己私利。《非攻》一文中,因一己私利而“亏人自利”的行为受到了墨子的无情批判,而“有力者疾以助人,有才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尚贤下》)的利他行为则受到了推崇。《水浒传》众英雄好汉就是以此作为处世的标准与规范。
梁山首领宋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之所以能在江湖上有及时雨的美名,以致后来得到众兄弟的推崇,做了头领,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其仗义疏财的行为的作用。且看书中宋江首次正式出场时的描写,“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弱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人问他求钱财,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极,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却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水浒传》第76回)
这一段便是对书中宋江所有行为一个总体的描绘,书中多次书写其仗义疏财的行为,他不仅与李逵初次见面,就给其十两银子。还在刘唐受晁盖之命送来黄金百两相谢之时,还惦记着晁盖等人“初到山寨,正要金银使用。”(《水浒传》第19回)因此只拿了一块金条表示晁盖等人已经相谢之意。拿到金条之后,想到曾许诺买汤药的王公一具棺材,于是要把金条送给他。正是因为宋江的这些行为,也才有了梁山泊之兴旺“尽出仁兄(宋江)所赐”一说(《水浒传》第31回)。此等例子实在是不甚枚举。
不仅宋江散财如此,水浒中其他人物也一样。晁盖“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水浒传》第13回)为救刘唐,送十两银子“贿赂”雷横,且上了梁山之后,“便叫取出打劫得的生辰纲金珠宝贝,并自家庄上过活的金银财帛,就当厅赏赐众小头目并众多小喽哕。”(《水浒传》第19回)鲁达见翠莲父女被人欺负,便赠送盘缠助其归家,李忠出得少了,还被鲁达指责为“是个不爽利的人。”(《水浒传》第2回)梁山好汉对金银钱财等物质财富的轻视,成为评价其人品的重要标准之一,很好地践行了墨家的“利他主义”理论。
然而,墨子“以利相交”不仅仅包括建立在实际物质基础上的人际交往,还包括以“义”为主的道德上的影响与交流,墨子思想中“‘功利’才是‘义一善’的内容,而‘义一善’不过是‘功利’的道德形式。”《经说上》就有“义,利也。”把义与利等同起来,只要是符合天下公利的行为,就是义。
此外,《天志下》中“义者正也”,把义的内涵更加扩大,包含了“正当”这一概念,才使义有了“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的”(《墨子·天志下》)作用。他把义放在了“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的最高地位,使其成为评价远近亲疏的重要标准之一,并且要求“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墨子·尚贤上》),倡导的是义在私利之前、合乎天下公利的行为。
梁山诸人在义的感召下聚集在一起,而上一节所说的金银财宝所代表的物质上的“利”只不过是“义”的外在表现。正是因为他们始终遵循利他主义,从而显示出他们对于义的看重。因此顾大嫂为救解珍解宝“遮莫甚么去处,都随你去,只要救了我两个兄弟”(《水浒传》第49回)而不顾一己之安危的言语,他们为救兄弟,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李逵独自手拿大斧劫法场救宋江,石秀凭一己之力救杨雄而被陷,梁山诸人为了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形成了“忠以与乎人,义以处乎己”的人际交往格局。
然而他们讲义但也并不是盲目推崇,第十八回中,因为王伦“是个嫉贤妒能的贼”(《水浒传》第18回),他不念柴进旧恩而不接纳他所举荐上山的英雄好汉,实属梁山泊中忘恩负义、“无大才大量”的人物典型,才落得个被林冲火并,身首异处的下场。第四十六回,杨雄、石秀投奔梁山,说起因偷鸡而被祝家庄捉住的时迁时,晁盖大怒,要把二人斩了。只因梁山“自火并王伦之后,便以忠义为主,全施恩德于民。……新旧上山的弟兄们,个个都有豪杰的光彩。这厮两个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吃,因此连累我等受辱。”(《水浒传》第46回)这番话便是对梁山好汉总体的一个描述,梁山并非人人都能收容,而需有英雄好汉的气概;梁山也并非难进,只要你忠肝义胆,义薄云天。
一个义字,就是在梁山泊立足的根本。而李逵听说宋江强抢民女之后,径直奔到忠义堂前,砍倒了杏黄旗,撕扯了替天行道四字,还“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水浒传》第73回)。平时自己敬重的哥哥做出道德败坏、不仁不义之事时,他也会三板斧把其掀翻撂倒。若真是只看重兄弟之义的盲目拥戴,《水浒传》中断然不会出现这一段情节。相反只有良好声名,行事正派的人才会受其拥戴,梁山之义同墨子之义一样,不仅要求“利”,同时也还要求“正”。
由此可见,墨家这种囊括天下之公利与正义的兼爱思想对于《水浒传》一书的影响。
探索梁山聚义的根源,最终还是归因于那个黑暗的时代。宋徽宗还只是端王之时就是“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同;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水浒传》第1回)只因高俅踢得两脚好球,就要了去做亲随。做了皇帝之后更是成为“爱其色而使之”(《墨子·尚贤中》)的典型,使“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水浒传》第1回)的高俅没到半年时间就官至殿帅府太尉。
以高俅为首的贪官污吏惯常只会巧言令色、闭塞圣听,残害忠良。梁山中人,其多数在上山之前本为良民,有的还是官吏,比如林冲,武松,宋江等人,其中林冲官至八百万禁军教头,然而只因高俅一己私利,就落得家破人亡的状况;而不在梁山好汉之列的王进,也曾是官至禁军教头,只因高俅打击报复,不得不与老母避祸他乡。纵然官高如林冲王进之流,也难逃被陷害的厄运,更别说那些在社会底层挣扎的普通百姓了。这很好的印证了墨家所说:“乱自何起,起不相爱。”(《墨子·兼爱上》)金圣叹评价水浒“乱自上做。”正是因为以高俅为代表的贪官污吏“亏君而自利”(《墨子·兼爱上》),造成徽宗时黑暗的政治环境,贤良晋升无门,遭受迫害,迫使他们走上了替天行道的道路。从反面印证了墨子推崇的“圣王之道,而万民之大利也”(《墨子·兼爱下》)的兼爱思想。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墨家兼爱思想对《水浒传》的深刻影响,无论是在朝为官的贪官污吏,还是义聚梁山的众好汉,都是对兼爱思想或反面或正面的有力证明,梁山的一百零八条好汉更是墨家兼爱思想的极致代表,他们以利相交,因义相聚,所表现出来的见义勇为,爱憎分明,同生共死等崇高思想无一不是墨子兼爱思想的折射,对广大读者也有很大的感染与启发作用,也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作者简介:王先琳:高级记者、高级研究员、教授、中华企业文化网专栏作家、企业文化大学堂领衔专家、中国营销咨询网专栏作家、全球品牌网专栏作家、清华大学领导力培训导师、中国讲师网资深管理专家、中国培训网培训专家、资深培训导师、策划师和企业品牌战略规划与推广专家;著有《管理的学问》、《人生如歌》、《品绩力就是生产力》、《新闻之后闻》、《品绩教练模式》、《民警瞬间击毙战术的运用与案例剖析》《品绩产生奇迹》等多部专著。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