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国家内外都遇到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国内方面GDP增长率由7%以上的常态增长滑入6时代。经济增长的下滑带来的是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放缓,不良情绪会传导到社会上,对外方面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出口在美国不断施压的情况下受到影响,而且中美贸易战短期似乎看不到终点。贸易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外汇市场,进而又沾染到股票市场。贸易战以来人民币汇率已由6.6一度贬值到6.96,而每一次的互征关税都会引来国内资本市场的大跌,甚至暴跌,使得许多市场投资者不仅在资金上遭受损失,而且心理上不断受到蹂躏,可以说心力交瘁,然而即使如此,许多投资者仍对市场保有信心,和市场在一起,和国家在一起。
现在的事实是美国凭借着在贸易和技术上的优势而努力获得超额利益,很明显它触碰到我们的底线,所以原则问题上我们不退让,但是毕竟我们还是有自己的短处,所以还得继续创造条件谈,相互讨价还价,哪怕每一次有一点点进展也是好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好事多磨,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是迂回战略,为我们补差补缺赢得宝贵的时间,相关的企业和个人应该快马加鞭,迎难而上。
贸易战既然本质上争得更多的利益,我想对于针对国--中国来说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13亿人口的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利益,虽然在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但是贸易战损人不利己,最终双方会因利益走到同一个轨道上,而且观世界大势也应该能感受到世界在互连互通中实现深度融合。既然外界形势我们不能左右,那么我们就集中精力做好国内的事,做好13亿人民的事。
我认为做好国内的事当前尤要关注部门效率和均衡发展机会。我认为当下推动的三大战役之一反腐不仅仅具有政治意义,其经济意义也很明显,在我看来是在从存量改革上获得推动经济增长的突破口,比如腐败往往跟商业活动联系在一起,腐败现象得到遏制后,行政资源就会更少的插手社会事务中,政府各种购买,投资等等机会就会均分给社会,让许多人受益,而存量改革的另外一个突破口就是改善部门工作生产的效率,目前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重视起来,比如随便几个亿,几十亿就上一个项目,但最终受益比却很低。我认为税收的支出更着眼于就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良性循环,也就是说税收的支出要惠及到更多民众。具体到城乡治理上,我认为执法部门和人员应该摒弃我管理你被治理的思想,共同营造安商扶商的环境。在增量改革就是要不断进入技术等要素的创新,不断发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受到一些影响,自然投资和消费来弥补,而对于拥有庞大人口且在消费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在遇到困难和挑战上,只要坚定不移地把国内的事做得越来越好,中国就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