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与“始料未及”!


 榜样的力量,与“始料未及”!

       榜样通常是指激励大家学习的人或事物但此文的意思是指中国股票市场在熊市运行过程中,各垃圾股像“榜样”学习,看谁跌得多、看谁跌得惨、看谁跌得巧。在此运行过程中,你可以看出,榜样的力量往往是巨大的。

    N 多年以前,中国第一支退市股是水仙AB股。相传,那个时候这支股并非是当时市场上基本面最差的一支股,但为了起到‘榜样”的力量,管理层决定让这支具有上海本地概念、A+B概念、外资概念的股去三板报道,为其它股退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好多年又过去了,而今的退市股却是因为面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退市。面值退市的第一股:中弘股份,到目前第五支面值退市的ST大控,都充分说明了“榜样”的力量。即前方有了“榜样”引路,后面的就会前赴后继。

    因为连续20个交易日面值低于1元而纷纷地选择退市,表明了大股东们的山穷水尽、资金链断裂?过去大股东们不是很富有吗?那么今天为什么又如此地穷困燎倒?或许与重复贷(单一品种向不同的银行进行借贷)、循环贷(在同一银行对A贷,对派生的B...)有关?如此贷,稍有吹风草动,资金链就很容易断裂。

    目前因为面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选择退市股,大股东们的资产都被轮番冻结,就表明重复贷、循环贷是存在的,也表明其危害是巨大的。

    许多年以前,上海一公务员就拥有18套房,采用的手法就是循环贷;但此法只能是那些品种处于上升通道中才实用,而一旦停滞上涨(因为要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息)或下跌,这些贷法都会很容易引起资金链断裂。

    作为管理层而言,仅仅是希望上市公司借助各种各样的退市制度来约束自己,经营好上市公司,保持上市地位。目前来看,这种因为面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纷纷选择面值退市,应该讲管理层是“始料不及(意指已经准备好了,但在面对时却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情,这种变化令人措手不及)的。

       因为中国股票市场,严格意义上讲,部分公司是通过包装上市的,就像中石油这样的公司也不例外。显然,具有严格意义上的上市公司是不多的,就像GOOGLE这样的公司。

       通过包装上市,上市公司就得隐瞒差的部分,而把最优的部分展现在投资者面前,就像印纪传媒一样。但随着时间推移、监管趋严,隐藏的那部分差的就会漫漫地重新显露出来,最终大股东们就会放弃上市公司,任其随风飘荡。更何况大股东们早已经通过重复贷、循环贷手法套现离场?

      随着退市股越来越多,部分专家大呼这是在净化市场,有利于良币驱替劣币,也是管理层监管趋严取得的丰硕成果。但这成果的背后可能因为“退市股”暴增,导致数万、数百万、数千万参与者财富“归零”,其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如此下去,熊市演绎的过程就会相当地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