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的理赔数据出来了,我今天翻了一圈,觉得有几件事值得拿出来说一说的。
一、
理赔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而且与保险公司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这个表格是一些保险公司2019年上半年的理赔数据。
我之前推荐的复星联合,没有公布上半年的理赔数据。目前只有这28家自愿公布的数据。
可以看出来,无论是海保人寿、中意人寿这种名气不大的公司,还是华夏、平安这种大公司,理赔率都很高,理赔时效也基本都在2天以内。
有人总担心买了保险,他们不赔。
其实只要是如实告知,符合理赔条件,保险公司不会故意不赔的。
理赔就是他们的一项基础工作,他们在卖保险产品的时候,就已经把理赔的成本算进去了,不会发生怕亏本就不赔这种情况的。
我们去找他们申请理赔,他们也没功夫为了几万、几十万的跟我们扯皮。
理赔速度大部分都在2天以内还是很超乎想象的。
主要是因为现在各家公司都大力主推线上理赔。
只要提交材料,保险公司审核,钱就赔了,特别快。
二、
重大疾病的风险,真的要好好重视
其实从数量上来看,医疗险理赔的案件比较多。
因为医疗险主要是报销门诊、住院费用的。
得一些普通病的概率肯定是要比重疾身故这种高一些。
出险案件也就多一些。
下面这张图,还是能说明不少问题的,大家可以侧重去关注下自己、孩子、父母的身体情况。
不过呢,从理赔金额上来看,还是重疾险比较多。
最夸张的是阳光人寿,上半年一共赔了11.8亿,光重疾就有6.3亿。
从几家公司的数据来看,重疾的保额真的都太低了。
平均单件的保额就只有7-15万。
得一场重疾,不能工作,失去收入,还要巨额的治疗费、康复费,这些都是很大的风险敞口,十万左右,根本不够用。
重疾的保额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很多保险产品,可能是大家几年前买的,今年才出险,或者是买的是带理财功能的保险产品,忽略了保额的重要性。
我感觉无数次喊破喉咙想告诉大家,买保险最重要的就是保额,其他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重疾险,最好买50万保额,最低也要30万。
三、
年轻人,也要有培养自己的风险意识
看阳光人寿和长生人寿的报告,得重疾险比例最高的年龄段是41-60岁。
但是31-40岁的人,也出乎意料的多。
而且在重疾险理赔里占大头的癌症,发病也越来越年轻化。
30岁以上,真的就要好好思考下自己的疾病风险问题了。
早点筹划、早点安排,给自己保住底。
四、
癌症,真的是人类杀手
无论男女,癌症都非常高发。
至少占全部重疾理赔的一半以上。
男性的肝癌,女性的乳腺癌、宫颈癌都特别常见。
除了癌症,就是心血管疾病。
抵御这些疾病,其实也没啥特别好的办法。
就是买好保险,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人,可以多加一份防癌险或者重疾险。
如果真的倒霉催的话,至少有钱治病。
其实我本来想跟你们说,要好好睡觉、好好吃饭、好好锻炼身体,后来想想其实我自己也很难做到。
所以就,买好保险,然后尽量地保养好自己的身体零件吧。
五、
大部分的身故,都是疾病导致的。
我记得之前有人问我,每年花100块钱买了意外险,为啥还要每年花1000块买寿险。
都能保障死亡的。
区别就是,意外险只能保障意外的死亡,而寿险保所有的死亡啊。
大部分的身故出险,基本都是疾病导致的死亡。
占比最大的还是癌症和心脏疾病这两个魔鬼一般的存在。
身故的案件,也是从30岁开始,一下子变多的。
而且身故的保额也普遍很低。
原因基本上和重疾险没差。
所以大家买保险,最最最重要的真就是把保额买足啊。
假设40岁的家庭主力军身故了,家人失去了大部分经济来源,这时候如果他有保险的话,至少经济压力可以缓解不少。
什么房贷啊、养孩子、赡养父母的问题都能解决不少。
但这时候赔10万和赔100万,差距可就太大了。
这周我给年收入10万的家庭配了保险,其实预算很紧张的,但是我依然还是没有放弃重疾险50万,寿险100万的保额。
保额,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