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


 

大炮又开

最近一次会上,任志强讲述了他的学习体会:呼吁打破城乡界限,为农民争取人权。

任总见解犀利、逻辑上周严、丝丝入扣:讲双轨制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讲了一、二、三产的种种数据,最后的结论是:一定要解决城乡二元体制,释放经济发展空间——某次论坛上就听任总讲过,一些城市周边都是农村土地,极大限制了城市的扩张和发展。

针对某些专家强调在现有机制下解决城乡二元问题,任总强调可以通过修宪来解决。

农村问题不容易

三农问题是难题,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问题的就是最好的佐证。

多年的二元机制下,国家资源长期向城市倾斜,在教育、医疗、市政等多方面,城乡差距一直存在,并且有放大的趋势。

由于教育水平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仅仅是给农村人若干套房子、一个城镇户口,还无法让农民真正升格为城镇居民——不少城中村的“农民”,缺乏基本的谋生能力,还算不是真正意义的“城里人”:有的竟然是用宝马、奔驰来开滴滴等,挣不挣钱还在其次,主要是用来释放谋生的焦虑。

且慢

农民转变了身份、住上楼房,只能算是初步的城市化,只能算是“皮儿”;给农民赋能,让农民可以生产、生存和生活,才解决了“心儿”的问题,这是深度城市化。

这个深度城市化的过程急不来,可能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历史上英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还是从善良和稳妥的角度思考,假定那些急急忙忙想解决二元体制、推动城市化的人是真真正正是为农民和国家着想。

不排除有些人是打着经济发展、为农民争福利、讨平等的幌子,一心想侵占,甚至剥夺农民仅有的生存条件,其心也不善令人想着都害怕。

以笔者的经验和知识判断,解决城乡二元机制需要有节奏、有顺序、渐进式进行,比如农村孩子通过考学、当兵等,获得了必要的谋生技能,从里到面具备相当素质,可以自由选择;而面对那些缺乏技能的老一代的农村人,还给以足够的敬畏之心,对他们给予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