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晚会
年底是总结和展望的最好时间,跨年晚会是最好的形式。
比如就有跨年演讲,比较有名的如吴晓波、罗振宇和局座的演讲;也有跨年音乐会,邻居浦大姐连续两天在人民大会堂听跨年音乐会。
曾经的春晚就有分级,不好和央视春晚竞争收视率的地方台春晚,就主动将晚会放在大年初一、初二;估计吴晓波也是不好和罗振宇相比,于是之前就完成了演讲,2019年的12月31日,其完整的演讲稿就已经刷遍朋友圈。
作为倒数第十六场跨年演讲,也就是正数的第五场跨年演讲,参加人数过万,六大板块分别回答:我们的经济基本盘是什么?我们的消费市场有什么新机会?我们要挣钱,钱从哪里来?我们每个家庭最焦虑的教育问题,在发生什么变化?中国的科技创新被美国卡住脖子了吗?中国制造世界工厂的地位会被替代吗?
由于焦虑所以期待
一群做事儿的人,听跨年晚会就如同在年终岁尾听六位大咖讲解,回顾既往又展望未来,是一个不错的跨年形式。
可能经过了前四届的洗礼,感觉本次的跨年演讲的分量不太足,没有程维、王石、柳传志这样的实干型大佬的助阵,只是一群学者或是类学者在一起做一个沙龙,虽然讲的是看法、理解未必是结论,仍然感觉不太过瘾。
成本
本次跨年演讲的六份报告都有企业合作伙伴,大致相当于赞助商之类的。
前几届都有若干独角兽企业的老板在罗振宇的演讲中间穿插演讲,还要给现场观众撒红包。
以上两项都仿佛和成本相关,虽然第一项强势证明了跨年演讲做出了相当的知名度。
元旦早上起床第一件事,翻看头条赫然发现:本来寄予厚望、计划好的格局2020,由于成本问题取消了——原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2020年是要用心过日子了,无论是企业、家庭还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