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时代进程的加速,共享经济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出行有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充电有共享充电宝,下雨天就有共享雨伞。
共享经济的背后,则是资本家创建一个共享平台,然后提供物品A给消费者B,消费者B只有使用权,并不享有所有权。
在这段关系中,资本家就相当于首先购买了物品,然后依靠后期的现金流回流来获取收益。但是风险也很大,因为如果资金链断裂,那么这家平台就会轰然倒塌。比如说ofo等其他共享平台,在风口时出现,在竞争中倒闭。用这样的方式收场的共享平台也数不胜数。
风险越大,收益越高。机会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因此,即便共享经济出现后,大量企业倒闭、资源被严重浪费的情况下,也有很多创业者前仆后继开辟新市场。
人们进入快生活的同时,人们也变得浮躁起来。
读书这件事,如果没有一个清净的地方,浮躁的内心会让你读不进去。因此,在图书馆爆满、家里烦心事不断的情况下,共享自习室在2018年左右开始兴起。
目前市场上的共享自习室,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自己的店铺,一种是“二房东”。通过租来的房子,改造成狭小便利的自习室。
市场上的共享自习室,一般而言价格处于10元/时的左右水平,如果你办理了月卡、年卡等收费方式,那么你的自习价格就会更低。但是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办理了月卡、年卡后,很多读者可能并不会按时去学习,而现在共享自习室行业,也并不是毫无风险,有的机构入不敷出,就只能选择倒闭。所以,很多年卡用户就拿不到押金,只能默默吃亏。
共享自习室,并不是慈善企业,而是要依靠盈利的。
那么除了利用年卡等“变相”押金方式来回收现金流,这些机构还靠什么盈利呢?
首先这些机构除了自习室,还会开辟一些新的空间,比如说水吧、健身房等活动,以此来提高收入;
其次就是现代人大多数读书都是秉持功利性目的,专业的教育机构能够让很多冥思苦想的学员获得答案,所以很多自习室选择与教育机构合作,双方采取一种提成的方式,收到一个学员,自习室机构会获得多少提成。
最后自习室机构除了拓展收入渠道,也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运营能力。采取偏远地区建立机构、缩减雇员成本等方式,都会让这些机构存活更久。不过,凡事有利则有弊。缩减成本同时,也会降低客户上座率。
按理来说,上座率60%就能实现盈利,1张桌子能够创造6倍的价值。如果距离特别远,那么很多消费者就不会前往自习室学习。因此,怎么选址、如何定价也是自习室商家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共享自习室数量的增加,相关行业的竞争愈加激烈,很多企业也打起了退堂鼓,从长远来看,头部平台依靠资金、资源将会有更大的优势,持续运营能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