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牛人的三个效应,会对你的投资有什么影响?


勤劳创造价值,智慧共享收益,我是E东山,欢迎来到金值成长

最近张磊的《价值》非常的火爆,尽管网上对其内容褒贬不一,但是正因为有足够的阅读量和关注度才能引起百家探讨,才能形成对立意见,这也足以反映出张磊在资本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张磊在资本市场的成功已经形成了具有很强影响力的“牛人”效应,其所投资的上市公司和持有的股票一度成为资本市场追捧的对象,甚至成为普通投资者抄作业的范本,资本市场也出现了张磊为代表的“高瓴”概念股,而这些概念股在“牛人”效应的影响下逐步成长为二级市场的“牛股”。 

中国资本市场存在显著的“三牛”特征,即牛市、牛股和牛人。而“牛”的直接效应就是股价在中短期内存在较大的涨幅,远超过其他同类型股票和股指。也正是因为这个“牛”字让众多投资人产生了莫名的权威性和安全感,所以市场充斥着大量关于“牛”的信息,例如指数一涨市场就出现对牛市的期望;某只股票大涨就定义该股就是牛股;某位知名投资家买入某只股票就看好该股的未来增长等等,贴上“牛”字目的就是为了给予市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这样的信息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甚至成为部分投资者决策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判断。 

资本市场的牛人一般呈现三个效应: 

一:偶像效应

牛人之所以被称之为“牛”,是因为其在资本市场上已经获得了投资者认可的投资收益,这样的收益是常人无法触及和梦寐以求的目标,成绩越是好,名声就越大,对投资者的影响就越强。部分投资者从借鉴到学习到抄袭到最后的追捧,视牛人为偶像,将牛人的效应发挥到极致,从而导致自己的投资策略充满了主观情绪。 

当这些牛人投资某一支股票时,很多投资者潜意识里会首先给该支股票定义为优质股票,认为其股价未来一定会上涨,这时候所有的分析和决策都是在证明这种判断的正确性,同时试图分析和理解牛人的投资思路,以达到所谓的投资共识,而这样的共识往往是一种内心的自我安慰,因为在他们眼中,牛人是不会错的,是市场的权威和目标,毕竟自己的能力和收益都不如对方,这就是典型的偶像效应。 

最知名的案例就是徐翔,后期的徐翔因其超越市场的绝对收益率、巨大的影响力和股价掌控力使得购买泽熙基金都成为一种奢望。 

二:追捧效应

牛人的影响力在资本市场是巨大的,甚至对股价的涨幅有绝对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资金层面。牛人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投资机构,这样的机构往往具有充足的资金和信息渠道。很多投资者知道张磊的投资策略和持股情况一般通过某只股票十大流通股的股东情况或者其公开的重大投资信息获知,毕竟对于任何投资机构而言投资策略都是机密信息,不会轻易让市场知晓。但是能成为某支股票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可见其充足的资金实力。而这样的资金规模本身就能够影响一支股票的走势,使其具备了成为“牛股”的基础。 

二是市场层面。当牛人的持股策略一旦被市场知晓,势必会有大量的财经媒体和投资大V将这一信息进行全面解读,而且绝大多数都会站在牛人的立场,毕竟公然唱反调会引起广大投资者的质疑和反感。在铺天盖地的信息轰炸下,大量的普通投资者会在权威和牛人效应的影响下追捧牛人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标的,将具备基础的“牛股”推升为现实的“牛股”,形成短期的赚钱效应,而这一效应又证明了“牛人”的牛,会更加提升“牛人”在普通投资者心目中的偶像地位,会更加坚定跟随“牛人”投资的信心。 

目前,高瓴资本公开投资的股票都取得不错的收益,尤其是医药行业。而这些投资收益多少来自于上市公司本身,多少来自于高瓴资本的自身影响力就很难说明。 

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既然牛人具有这么大的能量和影响力,那为什么还有众多追逐牛人策略的投资者亏损呢?因为牛人的投资信息和投资策略存在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差导致很多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 

三:时间差效应

买入时间差效应:牛人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标的都是机密信息,一般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主动公布。但凡能主动公布的都不是牛人。牛人往往具备庞大的资金,在执行策略和买入投资标的时需要一定的时间。50万的资金和5个亿的资金买入同一只股票普通投资者和机构所需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市场和普通投资者知晓牛人的投资计划时往往对方已经完成了策略的执行,这就导致双方的成本价不一样。普通投资者往往以牛人投标标的市场追捧估值价格买入,使得普通投资者势必要承受牛股短期估值带来的股价波动。

卖出时间差效应:很多投资者跟随牛人买入股票时,往往不知道何时要抛出。因为牛人的持股周期、持股逻辑和目标收益必然和普通投资者不一样。牛人往往因其投资的金额庞大会专注于企业的基本面,持股周期较长,同时其分析和获取市场和企业经营信息的能力也先于普通投资者,导致牛人会先于市场卖出股票,市场对于牛人卖出的反映一定大于普通投资者,所以从卖出的角度来看,普通投资者仍然处于时间和信息的滞后方,存在一定的劣势。 

提起投资界的牛人不得不提股神巴菲特,而巴菲特在中石油的投资绝对是牛人效应的经典案例。我清楚的记得,很多投资者投资中石油受巴菲特的影响非常大,而且市场和财经媒体在巴菲特加持的背景下推波助澜,促使中石油在A股一上市就成为市场的热门股,同时在07年世纪牛市的背景下,导致绝大多数投资者在高位盲目投资中石油。殊不知,巴菲特是在2003年以1.6港元买入中石油并在2007年13.5港元卖出。很多投资者只知道巴菲特投资中石油却不知道其何时投资,何时卖出,仍然把巴菲特长期价值投资作为自己的投资策略,开启了漫长的套牢之路。 

所以,牛人的作业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抄明白的,而且牛人投资的案例也不一定都是成功的,只有理性的学习牛人的投资思路、仓位管理、收益预期,理性看待牛人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标的才是“牛人”成长的正途。 

你认可我的分析么?把你想说的留言吧、点赞、评论、转发有惊喜哦;

另外我给读者准备了[799本投资理财相关书籍],欢迎私信我来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