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的魅力


  

  理论的魅力,在于它揭示事物真相和运行规律,对将来发生的事情具有无可替代的前瞻性。

  接近四年前,我写过一篇《中美关系展望》,其中说到,中美之间的冲突会上升到意识形态的对立,美国会带领一帮盟国小弟围堵中国,今天,美国真的这样做了。

  文中还提到,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进行“竞争与平分平衡”的过程,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会退出其领导地位。阶段性的迂回,只不过是策略上的调整,是为了更有利于他们自己,也是为了全球化进程更稳健,绝不是整体方向上的逆转。这一判断,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因为很多人,还沉浸在想要“查缺补漏”、也当一回老大的幻想里。

  试想,如果人们,特别是执牛耳者,在四年前就有这样的预见,是不是会有更多的主动权掌握在手里?路子还会走成现在这个样子吗?

  当你对你的对手下一步怎么走完全茫然的时候,证明你不了解对手,不了解世界,更根本的是不知道社会运行的规律,因而你会处处被动,只能被已经发生的情势裹挟而行。如此的瞎人骑瞎马,不掉进沟里才怪。

  如今台海危机、南海危机、中国危机、世界危机,有哪一样是在我们的掌控中,按照我们的预想发生的呢?

  当子弹、炮弹、导弹真正飞起来的时候,我们有多少转圜的余地?我们最终的归宿在哪里?

  “肉食者”不要以为“哪怕海浪滔天,自有脱壳妙计”,我更相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

  去年我在《“核心概念”之辩》一文中,预告了代表意识形态冲突的学界“范式之争”还将回潮,今天的学界,这种“回潮”势头是不是越来越迫近?而王正毅著述的大学教材《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却以他研究成果的姿态郑重宣称“第二代”学人“借助利益和制度的核心概念设定”有超越“范式之争”的希望,岂不是误人子弟?

  当人们困于旧的理论不能自拔,特别又和既得利益纠缠不清的时候,一种对认识世界真相有帮助的新理论,往往不被把持学术资源的所谓专家理解和接受,或者漠然置之,甚或有意打压,这是这群人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因为规律规制下的事实就在那里,它早晚会发生,只是他们看不见而已。

 

了解新思想,关注微信公众号:dtzy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