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要辩证理解、把握或解决“利己和利人”的“利弊”矛盾问题。
1、利己利人有利,损人利己有弊;
2、大公无私有利,自私自利有弊;
3、适度利己有利,贪婪利己有弊;
4、适度利人有利,溺爱利人有弊;
5、识务利己有利,只顾利己有弊;
6、识务利人有利,欺骗利人有弊;
7、集体主义有利,个人主义有弊;
8、利人主义有利,利己主义有弊。
从总的来说,“利人”是利大于弊,“利己”是弊大于利。至此,我们来看一个寓言故事《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有一个考察天堂和地狱的使者,他下到地狱的时候发现,被罚到这里来的人,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都像饿死鬼一样,每天非常痛苦。地狱里不给他们吃的吗?不,有吃的,问题是给他们手里勺子太难用了。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一米长的勺子,尽管勺子里面装满了食物,但怎么也放不到自己的嘴里。所以,地狱里的人越想吃到东西,内心就越受煎熬,所以形容槁枯,面黄肌瘦。
这个使者又到了天堂。他看到天堂里每一个人都是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他觉得天堂的日子这么好啊。但是他看到一个现象,大吃一惊。天堂的人吃食物跟地狱没有差别,每个人手中拿的也是一米长的长把勺子。
为什么天堂里的人能够那么和美欢畅呢?只有一个奥秘,天堂里的人用长把勺子互相喂别人食物,而地狱里的人是用长把勺子往自己的嘴里喂,所以永远挨饿。
该寓言故事给人启示:人与人之间,如果是自私自利就会过着地狱般的生活,如果是互利互惠就会过着天堂般的生活,因此,人与人之间不要自私自利,而要互利互惠。
在现实生活中,自私自利是一种极端利己反映,这种反映必然有弊,因为,凡是自私自利的人都比较阴险、恶毒或凶猛,好像毒蛇、豺狼或老虎,其人性具有“兽性”。凡是自私自利的人都比较吝啬、贪婪或捣乱,好像“吝啬鬼”、“魔鬼”或“小鬼”,其具有“鬼性”。凡是自私自利的人都比较狡诈、阴险或霸道,像是骗子、小偷或强盗,其人性具有“欺骗性”、“侵害性”或“霸道性”等。凡是自私自利的人都心胸狭窄、鼠目寸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或狼狈为奸,其人性具有“狭隘性”、“争斗性”或“勾结性”等。凡是自私自利的人都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一毛不拔、见钱眼开、财迷心窍、唯利是图或急功近利,因此,自私自利的人的人性具有“自私性”、“自利性”或“功利性”等。凡是自私自利的人都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或贪赃枉法,因此,其人性具有“损人性”、“损公性”或“枉法性”等。凡是自私自利的人都不讲良心、不讲道德、不讲道理、不讲规矩、不讲荣辱、不讲正义或不讲是非,其具有“丑陋性”、“野蛮性”或“邪恶性”等。凡是自私自利的人都有不良的德性,如有“自私”、“自利”、“狭隘”、“贪婪”、“阴险”、“狡诈”、“欺骗”、“恶毒”、“害人”、“损公”、“勾结”、“枉法”、“丑陋”、“野蛮”或“邪恶”等德性。所以说,自私自利必然有弊。
在现实生活中,互利互惠是一种利人利己反映,这种反映必然有利,因为,凡是互利互惠的人都比较强调互尊互爱、互帮互助、利人利己、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或利益共享,其人性具有“互尊性”、“互爱性”、“互帮性”、“互助性”、“互利性”、“和平性”、“共赢性”或“共享性”等。凡是互利互惠的人都比较强调“平等”、“民主”、“文明”、“道德”、“诚信”、“法治”或“规矩”等,其人性具有“平等性”、“民主性”、“道德性”、“诚信性”、“法治性”或“规矩性”等。凡是互利互惠的人都是心胸开阔、深谋远虑、光明磊落、淡泊名利、取之有道、宠辱不惊、不计得失、不与计较或不贪不占的人,其人性具有“开阔性”、“深谋性”、“光明性”、“淡名性”、“淡利性”、“守道性”、“稳重性”、“谦让性”或“廉洁性”等。凡是互利互惠的人都有良好的德性,如有“互尊”、“互爱”、“互帮”、“互助”、“善良”、“和平”、“共赢”、“共享”、“平等”、“民主”、“文明”、“美德”、“诚信”、“守纪”、“公道”或“正义”等德性。因此说,互利互惠必然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