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惊一乍“又高、又大”的闪崩股不可取!
近期,俺总看见一些专家讲大块头的一些白马股闪崩了;而最近三个交易日港股里的五大互联网又闪崩了,专家们也讲得慷慨激昂。它们的闪崩,都导致这些专家们显得一惊一乍的。
透过历史你不难发现这些闪崩股的共同特点:一是市值大,二是股价高。
尤其是新近香港市场的五大互联网的闪崩股更呈现出这种特点。但专家们就把它们的闪崩与管理层的强监管有关,而忽视了它们历史的暴涨特性。
从三个交易日的暴跌排名来看:
第一名:阿里巴巴,近三个交易日跌13.85%(293/252.4),近期高点以来下跌18.42%(309.4/252.4),市值54632亿港元。但大家要知道,美国市场的阿里巴巴可是从57.2暴涨至319.32美元的;而导致香港市场的发行价高达176港元,随后涨至309.4港元,较发行价涨幅高达75.79%。倘如管理层让蚂蚁成功上市或许散户朋友此时已经被套住了。
第二名:美团,近三个交易日跌17.44%(338.2/279.2),市值16425.6亿港元;它是从40.25暴涨至338.2,涨幅高达740.24%。
第三名:京东,近三个交易日跌16.53%(365.2/304.8),市值9539.63亿元;它是从226起步的,阶段涨幅达61.59%。
第四名:小米,近三个交易日跌14.65%(26.95/23),阶段涨幅达225.48%(8.28/26.95),市值5550亿港元。
第五名:腾讯,近三个交易日跌10.74%(历史复权3192.54/2832.54,显性633/565);该股历史低至3.38,累计涨幅达943.53倍。市值54153亿港元。
通过简单的数据罗列,不难发现它们的股价高、市值大的特点,而一旦闪崩,其杀伤力是巨大的,因为市场没有 那么多钱去承受它们的抛压。因此讲,专家们对于它们的闪崩所表现出来的一惊一乍的表情行为实在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