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管理适用范围


TPM是一项全面追求企业生产效率极限的现场改善活动。TPM适合每个生产管理企业。为更好的推进TPM工作。需做好以下方面:
 
1、以5S活动为突破口,夯实TPM管理基础。
 
企业开展TPM活动的第一步都是进行5S活动,营造一个整洁、明亮的工作场所。5S达到制定的目标,强调的是现场管理面貌的快速改变,对看得见的所有问题进行彻底的整治,让员工和高层领导看到这些变化,从而增强他们对改善活动的信心,提高参与的积极性。而5S则可能需要经历几年的时间,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直到员工养成一种自觉维护现场标准的习惯为止。经过现场初期清扫后,现场的垃圾、灰尘、油污等得到了彻底清理以及一些不必要、不着急使用的物品或设备进行封存或者拆除,使现场达到最简单的状态,这样基本上能消除管理现场的80%左右的问题。
 
2、选定样板区域,打造精品,全面的水平展开
 
把TPM管理局限在5S活动的整治是不够的,认为5S活动搞好了TPM管理就搞好了是片面的理解。采用“学习、对照、建典、推广、验收、巩固”的“十二字工作法”,向更深的层次迈进,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机设备到大型机组”的循序渐进的推进思路,广泛建立与健全全区域TPM管理责任制,对环境卫生、隐患处理、润滑紧固、周期换油、维护保养等所有工作全部落实到个人,充分体现了全员参与的TPM管理理念。
 
3、坚持周例会制度,突出推进工作的计划性。
 
针对各单位设备运行条件和技术状况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采取了分阶段的推进方法,并重点抓了三个环节:一是抓分解:将月计划进一步分解细化为每周按天的具体推进任务;二是抓落实:例会上逐项落实上一周推进任务的完成情况;三是抓协调:协调解决各单位计划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理顺了管理职责。公司的周例会已成为使公司推进TPM管理工作组织化、制度化和日常化的保证和纽带。
 
4、以建立健全标准化、模型化的点检定修体制为落脚点,抓好整章建制。
 
为了规范生产、点检、协力三方的责权利,我们将点检定修作为TPM制度建设的落脚点,在全面推广“以专职点检为核心,以运行点检和操作点检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点检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一整套系列化、标准化、模型化的按岗位和机台的全员参与的设备点检作业标准,并以此为中心,在全公司初步建立起“以点检为核心,以定修为重点,以大年修为辅助”的设备点检定修体制。
 
5、以录像曝光为手段,严格检查,落实整改。
 
严格按标准检查是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现场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制订了详细的检查推进计划,并在检查中遵循了“敢于暴露问题,力求解决问题”的原则,采用录像的形式,每周制作问题点曝光录像片,于周二在公司生产调度会上播放,摆脱了以往单纯扣罚的框框,较好地实现了“三个结合”,即检查与指导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检查与树立典型相结合。TPM咨询|http://www.51ktpm.com/
 
6、实施动态管理,做到持之以恒。
 
我们坚持对TPM管理体系的运行实施动态管理。一是利用周例会及时征求各单位的意见,及时调整推进方案;二是现场大量运用“推进TPM管理显示板”,使各个推进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管理目标快捷、准确地传递给现场所有员工,同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时时动态更新推进工作的各类信息;三是对于已达标机台,改变了以往星级设备挂牌终身制的管理方式,而是采取颁发验收证书的办法,对其实施终身管理。
 
7、坚持以人为本,搞好教育培训工作。
 
在推进TPM管理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始于素养,终于素养”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培训和引导两个环节入手,通过建立健全员工上岗培训机制和开展全员参与的岗位技能培训,大大提升了广大员工的自主维修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征集成果论文、举办展示板巡展活动、在基层班组播放录像片、开展班前5分钟TPM理论学习,以及举办研讨会、座谈会、总结表彰会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使广大员工对推进TPM管理在思想上达成了共识,并积极参与其中,营造了全公司的TPM大气候,这为TPM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