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在即,很多的媒体期待见证历史,吸引中国无数网民的关注。随着投票日的临近,特朗普飞人般的在各地进行集会,发表演说。这种教科书式的选举,使得特朗普的名气获得了提升。
鹿谁手尚未可知,但是通过蛛丝马迹还是可以看得出特朗普的机会几何。特朗普常常万人集会,他的支持者也通过行动表达对他的支持,似乎胜券在握,但是能够推翻这几个月以来美国的民调吗?能够改变选民的态度吗?
这是人们焦灼所在,大家都在表述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认识,比如:
如果特朗普在防疫上如现在竞选集会这么卖力,他今天也就不至于这么被动了,也不用这么拼命了;
拜登的经济主张是加税,加税让很多人感到厌倦;
哈里斯不受欢迎,加州大麻合法化就是她一手推动的,很不得人心,搞得乌烟瘴气;
一位不知名的诗人写到:当斩首还在法国时,当言论还能自由,请投票去,等等,不胜枚举。今天我们来重新审视一个大国的移民政策。
法国正在向暴力宣战。法国推崇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对移民采取宽容的态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遭遇出生率下降,出现适龄令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他急需北非前法国殖民地的移民来推动法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虽如此,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很多时候也不是一条正确的途径,移民很容易形成犯罪团伙、犯罪集团,特别是来自落后、贫困地区的移民。移民群体的不适应、心理落差、摆脱“乡约”约束很容易造成当地治安的紧张,影响经济发展。
比如中国广州有成千上万的黑人非法移居者,对于当地的治安形成压力,比如美国在西海岸的黑帮团伙的活动,其实也受困于拉丁移民带动移民所造成的。
谨慎的、合理的移民政策是可取的,但是一刀切地限制移民往往是不现实的。新加坡的移民渠道包括技术移民、投资移民等等,这样的移民政策常常吸收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扩大了当地的共同利益。
这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对于解决贫困其实有很多其他的措施,比如扶贫,比如援助等这样的对策。这应该比接收不能适应竞争的移民到当地苦苦挣扎好得多。而特朗普的政策动了谁的奶酪儿?
再来看中国网民比较困惑的另一个问题:增税还是减税?
增税会提高物价,税收与物价存在必然的关系。在一些人的论述中,因为民主党推动增税将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成本。增税其实通过商家将成本转移给了消费者,使得消费者在日常支出上缴纳更多的税,没有任何的商家希望自己去缴税。正如中国房屋交易中,卖家不可能去交税,一般由买者来负担,虽然收益是买家的。
一般的,人们不喜欢增税,这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能力。首先,税收因素使得人们的收入水平下降,同时人们的购买力下降,维持相同的生活水准将支出更多。
民主党倡议增税,由此去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并将有效的推动公共医保,所有这些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起飞的基础,使得经济持续发展。但是也存在另一种可能,经济还没有起飞,它已经熄火了。
很多对立的政策都有讨论的空间,正反双方都有合理的理由,上述的分析是收集一些人的见解,拾人唾余,也有自己的看法。
总之,人们对生活、对未来的切身体验和感受才是投票的最根本的动机,也是决定大选的最根本的动力,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