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龙脉之秦岭


在中国版图的正中央,秦岭是自此向东最高的一座山脉,也是唯一呈东西走向的山脉。因为有秦岭的气候屏障和水源的滋养,才会有八百里秦川的风调雨顺,周、秦、汉、唐代的绝代风华。于是,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

    秦岭是中国的中央地理标志,是我国中部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我国南北地质、气候、生物、水系、土壤等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天然分界线。秦岭生物物种资源丰富,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8个,其中国家级7 个,珍惜濒危野生动物得到了有效保护,朱鹮种群、大熊猫、华夏龙脉之秦岭金丝猴、羚牛数量不断增加;秦岭生态景观特殊,已建成森林公园30个,其中国家级8个;风景名胜区19个,是全国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密度最大、等级最高、特色最明显的生态功能区。秦岭在地理、地质、动植物等资源方面的优势是国内其他山脉无法比拟的。华夏龙脉之秦岭

     秦岭作为南北分水岭,以南北麓流淌沉积的山泉,形成的江河,分别流入黄河和长江,秦岭,用自身的甘泉滋润养育了华夏民族!“才饮黄河水,又喝长泉”,这样的体验在秦岭山梁之上几步之遥就可品尝。因为,秦岭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秦岭,顾名思义“秦之岭”。因为其主要位于中国的中部,既是南北中部,也是东西中部。秦岭在陕西境内,将关中与陕南划分而开。秦岭以南,来自东南亚方向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被秦岭挡住,集结成雨,滋润着大地,造成陕南安康、汉中以及四川天府之国的富饶。而秦岭以北的关中,气候冷了,水少了,也骤然从亚热带变成了温热带气候。秦岭以北的数十公里,与秦岭几乎平行走向的渭河,收集了秦岭北麓流淌下来的数十条小河的河水,冲刷着关中平原,成就了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的美丽与富饶!

    秦岭的地质之脉在经过数万年间的地震山崩等自然现象,形成了独特的地质遗迹,有著名的华山,骊山温泉,太白山景观和金丝峡峡谷等景观以及山崩形成的空洞景观----冰洞,风洞,柞水溶洞;华夏龙脉之秦岭还有许多翠华山湖泊等名胜。秦岭北仰南俯,不仅在地理上起着重要作用,不少地质遗迹令专家学者惊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古人的眼中,这是最田园的生活。而被古人称之为南山的,正是秦岭。秦岭不仅自然环境宜人,人文历史也是极其深厚。由于西安的古都地位,佛、道教祖庭多在关中。崇尚山水之环境的佛、道文化对秦岭文化的影响巨大,众多佛道祖庭及其分支都依秦岭而建,成为秦岭的一道文化景观。著名的楼观台、南五台、玉泉院、静业寺、香积寺等都已成为旅游胜地。“长安回首绣成堆,山顶前门次第开”著名的华清池这样的古代帝王行宫既是依秦岭而建。秦岭的历史典故亦是颇多。“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八百里秦川埋葬着72位皇帝的遗骨,而一些关于皇帝的传说和历史故事更是让秦岭充满着神奇的色彩!最为著名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记录了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刻骨爱情;“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无人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为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色。”使这个历史典故荡气回肠,为千古文人写之不尽,画之不完,成为千古绝唱!秦岭的气势雄伟,灵动秀丽,也造就了陕西长安书画。“长安画派”是20世纪在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绘画流派之一。华夏龙脉之秦岭(赵望云---风雪驮运图)华夏龙脉之秦岭华夏龙脉之秦岭华夏龙脉之秦岭(石鲁作品)它与“岭南派”、“京派”、“江苏派”等不同绘画流派共同构成20世纪中国绘画地域风格波澜壮阔的篇章,而,秦岭,无疑是画家创作美丽山水,风土人情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自然素材。在秦岭采风写生之书画大家络绎不绝,秦岭的人文历史的渊源,也是作家的创作之灵魂所在,著名的路遥的《人生》华夏龙脉之秦岭、陈忠实的《白鹿原》华夏龙脉之秦岭,贾平凹的《秦腔》华夏龙脉之秦岭等都记录了秦岭人家的生活史。秦岭是成就文人墨客的伟岸!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的这几句话虽然是言在他山,却十足像说秦岭。但凡穿越秦岭的恩,无不因其而震撼!在日前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陕西代表正在建议将秦岭生态功能保护区设为国家中央公园。秦岭,尊为华夏之龙脉应是当之而无愧!华夏龙脉之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