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唱《西风的话》


每天清唱《西风的话》
喻建国
   “去年我回去,你们刚穿新棉袍,今年我又来到,你们变胖又变高,你们可记得池里莲花变莲蓬,花少不愁没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这是黄自写的一首歌曲 ,名为《西风的话》。我是在重庆遗爱祠小学的音乐课上学的。七十多年过去了,在我的可记忆的歌曲中,唯独它一直陪伴着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它总在我的记忆中,总会在我想唱歌的时候,它会穿出来,要在我的歌喉里翻腾。
黄自(1904-1938)字今吾,上海川沙人。是我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1929年回国,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热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贺绿汀就是他的学生。黄自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他和黄炎培有亲属关系,他的父亲黄洪培是黄炎培的堂兄,是当地经纪毛巾厂的经理,辛亥革命后参与地方政事,1923年被选为川沙县议事会副议长和交通局副局长。母亲陆梅先,又名开群,是一位才德兼备的知识妇女。
  现在裴声海外的上海管弦乐团的首任团长就是黄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黄自与音专师生组织“抗日救国会”,在上海浦东等地宣传抗日并为东北义勇军募捐。黄自作词谱曲创作了我国最早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合唱作品《抗敌歌》(后由韦瀚章填写了第二段歌词)。同年119日,《抗敌歌》由音专学生在广播电台首次播唱,并由胜利公司灌成唱片。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黄自创作了四部混声合唱《旗正飘飘》(韦瀚章词),于同年108日由音专学生在广播电台首次播唱。《旗正飘飘》成为抗战前后音乐会中的保留节目。
  1932-1935年,黄自受商务印书馆委托,和应尚能张玉珍韦瀚章等人,一同编写音乐教材《复兴初中音乐教科书》(全国采用)。可惜他英年早逝,1938年他迈入34岁,可惜那年他就离开人世,患的是伤寒病。要是在今天,这就不算病了。
黄自在中国音乐上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他的艺术歌曲运用“音乐、诗歌、钢琴伴奏三位一体”的创作技法,开创了我国声乐的现代先河。艺术歌曲的特质就是艺术性极高的歌曲形式。它将德国、奥地利等西方国家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融入中国音乐传统中所形成的富有民族色彩的歌曲形式。 舒伯特是西方艺术歌曲的代表人物和典范,而黄自则是中国艺术歌曲的一座高峰。他一生为我国留下了94首包括交响乐、室内乐、钢琴复调音乐、清唱剧、合唱、独唱、教材歌曲等多种体裁形式的音乐作品。
我现在每天唱一遍《西风的话》,好多过往的情怀都会在我唱歌时在我的心中翻腾,不知道我还会有几回“今年我又来到”。昨夜在电梯中遇到一个四岁的小孩,早先她经常坐在由他的父亲负荷在胸怀前的襁褓中,现下已经能健步了。 “你们变胖又变高”,我却越来越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