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红妆古越风:十里红妆啥亮点?


  十里红妆古越风:十里红妆文化园有何亮点?

  女红展厅里的桐油伞。蔡律摄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 却怕长发及腰,少年倾心他人。待你青丝绾正,笑看君怀她笑颜。”语出何晓道《十里红妆女儿梦》,少女情怀与梦想,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宁绍地区特有红妆文化的内在基因,十里红妆文化园把红妆场景、红妆藏品、红妆情怀、红妆产业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令人信服地诠释“世界红妆看中国,中国红妆看宁海。”

  十里红妆文化园导览图  蔡律摄

  十里红妆文化园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里红妆婚俗”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江南大户人家女子从出生、成长、婚嫁、生育到晚年所需的生活用品、服饰以及万工轿、朱金木雕千工床、朱金木雕八仙人物纹杠箱、朱金木雕鹿衔灵芝纹花瓣形和合、泥金彩漆百寿图全家福提桶等2000余件珍贵藏品。全园通过传统藏品展示、图文介绍、现场解说等方面介绍每一件藏品,结合现代多媒体数字化技术等表现手法,全方位再现浙东地区特有的婚嫁习俗和地方文化。

  精美绝伦的万工轿  蔡律摄

  出嫁这天,运送嫁妆的队伍队伍中最醒目的就是花轿。花轿常常采用梓木、香樟、银杏等木材制成,轻巧而有韧性。表面雕刻大量吉祥喜庆的图,是朱金木雕工艺的代表作。相传北宋末年,康王赵构在浙东逃避金兵追捕时为一乡间女子所救。后赵构登基成为宋高宗,为答谢当年救命之恩,下旨称浙东女子均可封王,出嫁时能乘坐龙凤花轿。从此,浙东女子出嫁乘坐花轿成为民俗,花轿的工艺也日渐精美。

  花好月圆洞房  蔡律摄

  历时6年时间打造的十里红妆文化园位于浙江省宁波宁海县跃龙街道,这座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里红妆婚俗”为主题,设置了“百世流芳·红妆”、“十里迎亲·婚嫁”、“鎏金溢彩·妆奁”、“洞房花烛·红鸾”、“千年情缘·卧榻”、“衣香鬓影·女红”、“缑乡传承·非遗”、“匠心工艺·坐具”、“百年好合·婚书”等9个主题展厅及“文化创意”1个临时展厅。通过藏品展示、图文介绍、现场解说、多媒体数字化技术等表现手法,全方位再现浙东地区特有的婚嫁习俗。淋漓尽致地展现红妆之韵、红妆之美,几乎囊括女人婚姻生活的一生,全方位再现浙东地区特有的婚嫁习俗和地方文化,表达了喜庆、吉祥的美好祝愿,反映出浙东沿海地区群众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

  女红展厅里的红面裙。蔡律摄

  走进十里红妆文化园,但见房屋顺应山势、层层叠叠、青砖红瓦、竹林幽幽、异石辅水,绿植造景,建筑布局呈阶梯状缓缓抬升,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气势恢宏,辅以流动的景观水线,契合宁海“人意山光、灵动山水”诗画意境,既有江南山水园林的风韵,又极具现代感,灵性十足,意境悠然,瓦片灰与白色原木色自带高级感,目前这种建筑风格在国内还是很少见的。

  五颜六色的桐油伞  蔡律摄

  十里红妆文化园收藏有花轿、床、箱柜、房前桌椅、梳妆奁等各类红妆藏品2000余件。集中展示万工轿、朱金木雕千工床、朱金木雕八仙人物纹杠箱、朱金木雕鹿衔灵芝纹花瓣形和合、泥金彩漆百寿图全家福提桶等1300余件藏品。通过藏品展示、图文介绍、现场解说、多媒体数字化技术等表现手法,全方位再现浙东地区特有的婚嫁习俗和地方文化。 淋漓尽致地展现红妆之韵、红妆之美,形成了集保护、展示、研究、旅游 于一体的十里红妆文化新亮点。文化园榫卯结构凝结着 中国传统木作技艺的精华,是 中国 工匠的辉煌作品。 十里红妆文化园亮点纷呈,每位观众参观会有不同的感悟。

  红妆场景令人感动

  浙东女子尽封王,半副銮驾迎新娘。蔡律摄

  “浙东女子尽封王,半副銮驾迎新娘。”结婚大喜之日,鼓乐齐鸣,爆竹连天,转弯鸣锣,过桥放铳,銮驾、喜牌、花轿、马桶担、穿箱杠、红板箱、酒担等,挑的挑,抬的抬,娶亲队伍绵延数里,浩浩荡荡,蜿蜒前行,流光溢彩,喜庆繁华。

  迎亲队伍,抬着嫁妆,浩浩荡荡,绵延数里,十里红妆由此得名。为了重现这一华美壮丽的场景,“百世流芳·红妆”创意序厅里,设置了长桥石板路,200多个泥人组成的迎亲队,鼓乐齐鸣,爆竹连天,转弯鸣锣,过桥放铳,挑的挑,抬的抬,形态各异、喜气洋洋。网络

  宁绍民间有“八抬大轿抬过来,十里红妆嫁过来”之说。十里红妆,是旧时宁绍地区大户人家嫁女娶亲时的壮观场面。通体红漆、局部贴金的家具器物,精巧细致的女红作品,流光溢彩、喜庆繁华,其数量之多、门类之齐全、耗费之昂贵、艺术价值之高,全国罕见。

  精美绝伦的万工轿,因为这一顶花轿上雕饰人物众多,需要花上一万多个工时打造。万工花轿木质雕花,朱漆铺底饰以金箔贴花,远远望去金碧辉煌,犹如一座微型的宫殿。整顶轿子上有400个左右的人物,花鸟虫兽无数,另有“麒麟送子”“天官赐福”“魁星点斗”等各色主题,轿子前后左右的戏台上的那些人物,还能活动,富丽堂皇可见一斑。蔡律摄

  “良田千亩,十里红妆”。一担担的床桌器具,一杠杠的箱笼被褥,蜿蜒数里的红妆队伍,仿佛是一条披着红袍的金龙,洋溢着吉祥的喜庆。江南百年来婚嫁风情,充盈着悲欢离合的情丝,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和精美。

  唐代诗人宋庆馀诗云“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洞房花烛夜是女子一生中梦寐以求的时刻,它涵盖了女子生命中最为隆重的仪式。红烛摇曳,锦帐香罗,良辰美景,女子满怀对未来的憧憬,期待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女儿梦女儿梦柔情千万种;香飘飘意朦胧去与爱相逢  蔡律摄

  “洞房花烛·红鸾”还原“洞房花烛夜”实景,展厅里有闺房、中堂、洞房三个场景,再现了女子出嫁成婚的过程。闺房中床席、绣具、琴书样样齐全,待字闺中的女儿在这里或对镜梳妆、或抚琴凝思、或飞针走线、或捧卷轻吟,度过出嫁前的少女时光。到成婚日,新人先在中堂拜堂,传统厅堂里,家具、楹联、匾额、挂屏都以中轴线对称布置,营造出庄重、高贵的气派,夫妻在此依序行三跪九叩之礼,送入洞房。洞房的布置突出喜庆的气氛,堂前贴着红双喜,梁头上点着红纱灯,床前燃着红蜡烛,还有朱金床、红幢箱、红橱柜、红果桶及新娘的红盖头……一切都是红色,突显了新婚之夜的幸福美满。

  妾房  蔡律摄

  闺房再现了小姐楼里大户人家儿女的生活场景,出嫁前的酸、甜、苦、辣,小姐床上喃喃春梦彷佛就在眼前。婚房的布置突出喜庆的气氛,在这暖红色的婚房中突现出来。人们对新人的美好祝愿也深深地融进这鲜红的景象之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妾房,就显得很朴素简洁,单调而平静。

  红妆藏品丰富多彩

  十里红妆体现的是嫁妆器物的繁多,大到床铺家具,小到针头线脑;从橱柜桌椅、枕箱被褥、盒盘桶篮到金银首饰、衣裳布匹等,各类用品一应俱全,日常所需无所不包。“十里迎亲·婚嫁”、“千年情缘·卧榻”、“鎏金溢彩·妆奁”、“衣香鬓影·红妆”、”“匠心工艺·坐具”等展厅展出的就是种类繁多的红妆藏品。

  鎏金溢彩·妆奁

  “鎏金溢彩·妆奁”厅主要分为生活起居用具、厨房用具和女红用具。生活起居用具包括橱、柜、箱、梳妆台等,厨房用具包括桶、盘、篮等,女红用具包括针线篓、针盒等。其中,可以欣赏到摆放圣旨的“九龙戏珠龙光宠锡诰命箱”、象牙镂雕的“朱漆描金篾丝箱”、造型细致独特的“苎丝架”等几件极为精致的物件。

  朱金木雕九龙戏珠纹诰命箱。蔡律摄。

  妆奁(读“连”)馆红,是汉族婚礼喜庆的第一主题,是中国婚俗中约定俗成的喜色,象征着红火、吉祥。宁绍地区的红妆都是用朱漆为主,其中,泥金彩漆和朱金木雕是 宁波 传统手工技艺,集雕刻、堆塑、绘画、贴金等工艺于一体。十里红妆妆奁主要分为生活起居用品、厨房用品和女红用品。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将闺阁之事演绎成了流传百世的民俗文化。

  朱漆描金八仙过海纹八角果桶  蔡律摄

  在明清之际,五品以上官员,如果功绩超群都有机会得到皇帝的封赠命令,即诰命。赐诰命时会随圣旨赋有专用的衣物,诰命箱就是用来存放这些衣物和圣旨用的,箱内设一摆放圣旨的木架。

  “十里迎亲·婚嫁”厅主要展出了迎亲队里扛的喜牌、花轿、马桶担、穿箱杠、红板箱、酒担等物件,“红妆”的妖娆妩媚和“十里”的蜿蜒绵长相得益彰,营造出喜气洋洋、热情似火的盛大景象。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一生做人,半世在床。一张古床,一个故事,一截时光,一段历史,沧桑的历史感,古朴厚重的文化,熠熠生辉,流淌着中国人骨子里风情雅韵。蔡律摄

  “千年情缘·卧榻”厅展出了30余张工艺繁复的床。婚床装饰色料选用朱砂、黄金、青金石、水银、黛绿、琉璃、贝壳、生漆等名贵天然材料,可以达到数百年不变色,前帐运用雕刻、堆塑、镶嵌、绘画、描金、泥金、罩漆等工艺,题材大多取自古典名著、民间传说、戏曲人物等,婚床前夹柱上堆塑着对仗工整的诗句,表达多子多福、喜庆吉祥的美好愿望。

  百事大吉青蓝马面裙  蔡律摄

  富贵多福梅红马面裙  蔡律摄

  十里红妆婚俗精美的女红作品,显示了女性聪明才智,心灵手巧以及对幸福平安生活的美好憧憬。十里红妆婚俗中的嫁妆集中了漆作、桶作、竹作等民间匠作,是江南民间手工技艺的集中展示。

  流苏蓝色马面裙  蔡律摄

  女红(读“工”),是女子针线手工的意思,是母女相传的闺房艺术,是婚俗六礼之见证,其中婚嫁女红多以刺绣表达。作为新娘嫁妆的重要部分,刺绣女红既是夫家品评新娘的衡量标准,也是女子表达心意的载体。有时女红还是家庭经济的来源之一。

  “衣香鬓影·女红”厅内陈列的红妆女红包括婚礼用和日常用,主要分为衣裳、鞋帽、佩饰、家用软饰等。其中婚礼服饰有新娘嫁衣、新郎礼服、婚鞋、红盖头以及用于装饰之凤冠霞帔,日常用的有衣裳、肚兜、鞋帽、荷包等。

  五足绣凳  蔡律摄

  结婚证  蔡律摄

  美满良缘贺婚牌  蔡律摄

  “匠心工艺·坐具”厅里的椅子极具浙东民间风格,用料大多白木为主,白木木纹紧密素净、材质细腻,更适合取料、雕刻,工匠们在椅背、椅腿上采用雕刻、贴金、彩绘、髹饰、嵌镶、堆塑等技艺,让椅子既具备舒适实用的功能,又有工艺之美。

  蔡律  2020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