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河小镇的桥上看运河
喻建国
苏州吴中运河小镇,这是一个新型科技创新园区,中心有一个很大的广场这个广场的一段建有一座形状非常抽象的行人过河大桥,实际上这座桥已经成为了一个打卡点。我们一家五口今天也来这里打卡。
运河在这座桥下流淌,河上的货轮接二连三鱼贯而行,来往穿梭。过去最小的货船船长只有3米左右,现在货船身高马大,船身全是钢铁打造,船长都达几十米,千吨以上的排水量,最大排水量可达2000吨。有些船还装载有自动卸运设备。
早年看见莱茵河上的货轮,不胜羡慕,今天我在运河边上看我国当今的内河航运滋生的感情已经不再是对欧洲人的羡慕,而是对我国人民的尊崇。内心中有的是自豪感。我站在桥上看运河上繁忙的运输,怎么看都看不厌,船来船往,穿梭不止。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785年的历史。京杭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发挥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京杭运河镇江至杭州段称江南运河,在杭州市内流域面积726.6平方公里,主要接受余杭泰山、石鸽、闲林及杭州城郊部分径流,经水网调节后,通过运河干线,分别注入太湖和黄浦江,还通过海盐长山闸往南,排入杭州湾。枯水时,水源由太湖补给。京杭运河南端原起自艮山门,京杭运河和钱塘江沟通后,起点为三堡船闸,经艮山门、中山北路桥、江涨桥、大关桥、拱宸桥、义桥、武林头至塘栖,由杭申甲线、杭申乙线出境。
1980年我家开始投入旅游,那年的夏天我家四口人到无锡旅游,住在邻居的亲戚家,晚上洗澡,我带着两个儿子到运河中洗澡,我家和运河的亲密关系就从此开始了。也在那时我接触了一些运河上的船民。他们全家都住在船上,孩子们还在船上嬉戏打闹。当时的运河船全为木船,本身没有动力,要靠拖轮拖带。一艘拖轮有时会拖上十几艘木船,速度很慢。
我曾经见到过几十艘木船滞留在河上,一留甚至会十多天,这时候船上的一家大小吃喝拉撒的水全在运河里,一下子运河的水就被污染了。现在运河上的水清彻可喜,运河现在已经没有了枯水季节,因为南水北调的水源把运河的枯水扫掉了。现在的运河一年四季都通航。
运河的河岸也修葺得十分光整,通过城镇时,两边河岸上建筑新颖,透射出宜居宜业,在田野间,两边河岸上庄稼喜人,绿树婆娑。运河变成了一条美丽的河流。河长制在这里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今天在运河边足足看了运河近两个小时,今天太阳很好,阳光的热量给了我在冬日的野外观看运河的热量保证。在运河上通过的船只就像一个个美丽的男女模特在T台上走秀,真是百看不厌哦。
“阿爷!”清脆的一声小孙女的呼喊,让我回到了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