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的升级


 

三种形态

三四线城市考察时发现,单就居民家里的装修还是可以的,虽然材料未必极尽奢华,但设计感、空间感还是不错的;小区的环境也是不错的,大门很是气派,小区内景观也很是精致,甚至还加上运营成本很高的水景,只要不出小区的大门,和北上广深无甚区别。

一出小区的大门,立马就从发展国家进入了非洲国家了。

家里的私密空间、小区的圈层空间和市民的公共空间,呈现了一种扭曲的、不和谐的状态。

责任人不同

私密空间的室内装修、装饰是C(个人)的事情,体现了小业主的鉴赏能力、财富水平。

小区的立面、户型和景观是B(开发商)的事情,体现了开发商的水平和追求;而运营期间的维护,则体现了物业公司的水平、与业主委员会的配合程度。

小区外的市政配套建设是G(政府)的事情,城市的公共配套的建设需要持续迭代进化。

最早的时候,公共配套只是把路面刨开,埋下几根水、电、气、讯的管子,路边立上路灯、设几辆公交车也就是了,最多再弄几座天桥、挖个地铁和下穿通道。

升级

经济发展趋冷之后,大家花钱开始适度节制:C端和B端都明显地收缩了开支。

政府和平台公司是城市建设和运营的主要参与者,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相当程度上会弥补BC端的投入不足。

从原有简单粗放的城市建设,到以运营为基础,以市民生活、生产和生态的为基点的城市建设,一定会重塑城市风貌,提升城市的级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