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管理推行关键点


TPM管理之功能树
一. TPM管理的不足
1.人员经验不足,对设备的熟悉程度不够;
2.合作初期,生产与维修的配合不足;
3.新标准产生的额外工作量的抵触;
4.新方法应用带来的风险的抵触。
基于以上的问题,我们需要一种能够让团队迅速且系统化的熟悉设备并合理制定维护项目的工具 ,这就
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功能树。
二、TPM管理之功能树分析步骤
计划阶段:
1.召集试点区域团队,包含生产、维修等主要现场团队确保培训到位;
2.选择试点设备;
3.安排研讨会时间调整当天的设备生产订单,预留可能的停机损失;
4.提前收集设备保养手册、图纸、历史维修数据。
实施阶段:
1.现场查看设备运转过程并录像;
2.会议室讨论:设备主要功能和功能模块;
3.按模块分组讨论: 整理设备的子功能和主要功能部件;
4.分组讨论:部件正常运转的状态和标准定义;
5、分组讨论:保养方法、工具用时、频率、停机状态:
6.整合总结;
7.区分自主维护项目与计划维护项目;
8、总结设备功能树分析表;
9.分析自主维护与计划维护任务量;
10.完成自主维护计划与计划维护的年度安排;
11.整理成正式文档。
三、TPM管理之功能树的作用
当我们定义好了功能树之后,意味着我们完成了TPM管理的一张完全维护地图,那么下一个步骤就是要
通过初期清扫来验证这些被定义的维护方法,并在改进之后形成系统化的标准维护作业指导书。
按照定义好的功能树以及维护项目展开设备初清活动,在现场将机器按照功能树定义的状态恢复到最佳
状态。
过去我们需要敏锐的眼光来发现问题有了功能树之 后则转变为:
按照要求的方式方法验证功能树描述的方法和用时是否可行;
检查各项维护内容是否确实能通过自主维护完成;
检查功能树定义的标准与现场是否符合。
功能树除了能够帮我们定义TPM管理维护项目,它就如同一张地图一样,能够方便我们按图素骚的找到
故障发生的地方,让新手维修人员也能够迅速找到故障问题并完成维修当然也包括那些日 常维护的操作工
如果您有什么疑问欢迎您点击在线咨询,我们的辅导老师会竭诚为您解答相关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