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批量与企业经济库存


文/刘庆龙

    一、公司现状

    本公司是国内较大的肉类加工企业,产销规模大,货物周转量大。为保持合理库存,降低库存成本,规避价格风险,利用好市场机会,公司就各产业生产用原辅料、成品控制制定了具体规范,规定集团公司原辅材料库存量要适量,库存大小要结合生产部门的要求,以满足生产、满足客户发货要求为前提,均衡采购,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财务费用和储藏费用;在原料制供应旺季、肉制品需求淡季、原辅料价格最低时,为扩大储备,满足肉制品旺季到来时的生产,要做好原料肉的淡储旺用。

  根据集团公司历史经验,考虑资金占用、冷藏费用、库存损耗等因素,正常情况下,肉制品原辅材料安全库存量控制在8000吨左右,有储备计划时,库存控制在12000吨,库存量达到肉制品生产45天的使用量。集团原辅料、成品控制规范对公司降低投入成本、规避供应和价格风险起到了良好效果。

  应用库存管理理论诊断发现,本公司原辅料采购、产成品库存仍有压缩空间,如果引入经济购量批量和安全库存概念和推算办法,正常库存量可以有一定幅度调整,可以有效降低资金占用和储藏成本,提升库存管理水平。

  二、理论应用背景

  本公司原辅料采购、产成品库存的形成,是企业根据多年来经营经验、市场经验、核算对比确定的,但与存货管理方法论中的经济订货批量、安全库存管理对比,在操作上存在一定的经验主义,基本没有引入量化、科学的计算工具,从理论上存在完善空间;成品库存虽然是本着追求零库存进行操作的,但存在结构性不合理库存,有必要引入有效的数理工具和现代推算方法,实行量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三、库存管理方法应用描述

  (一)问题诊断

  结合Jaume Ribera关于库存管理的理论,组织与仓储管理有关的各部门人员,对照存货理论,对公司原《规范》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认为以下方面需要改进:

  1.库存量的确定只凭历史数据和经验感觉,确定的标准缺乏理论和数据支持;

  2.采购量的控制没有量化的测量工具;

  3.库存管理规范执行不严格,个别部门有未执行现象;

  4.管理工具传统,数据统计不全等。

  (二)理论导入

  1.从采购的订货实施控制,实行经济批量管理,订货量一是考虑订货费用,二是考虑批量,在保证生产连续性前提下,采购批次实施量化管理,实现单次采购数量的科学化和经济性。

  2.认识库存量高低的辩证关系,库存量不走极端,过大会导致仓储投入增大、占压资金增加、财务费用上升、库存损耗增大、管理费用升高、价格风险增加、存货过期报废等价值影响或经营风险;库存量过小可能会导致生产中断、断货、边际利润丧失。因此,应以安全库存为基础,经济购进批量为手段,确定货物存量,原辅料库存做到优质优价,存量适宜;在原辅料生产旺季和肉制品生产淡季,捕捉市场机会,抓低价原料,实现买进有利,加工增值,扩大边际利润。产成品库存应在满足市场连续性要求前提下,保持适量库存,按比例确定科学的存货结构,确保产品快进快出和产品新鲜度。

  (三)方法应用

  肉制品行业是完全竞争性的行业,分割肉是本公司需求量较大的大宗采购物资,结合本公司特点,应从节约角度来确定原料库存量和单次采购的经济批量。参照库存理论,订购成本、置存成本是确定订购数量的重要因素,而订购成本和置存成本二者间存在着一种线性关系,且形成一个交点,从理论上讲,这个交点即为经济订购批量。

  分析各环节产生的费用,置存成本要考虑用于储备原料的冷库及设备折旧、维修费、损耗费、资金利息、管理费等费用,订购成本要考虑交通费、住宿费、电话费、餐饮费等费用。参照有关理论和公司实际,得出如下公式:

  订购成本=交通费+住宿费+电话费+餐饮费

  置存成本=资金利息+冷库折旧+冷藏设备折旧+维修费+原料损耗费+管理人员费用

  经济购进批量=√(2×每次订购成本×原料肉年需求量)/ 单位置存成本

  根据存货成本的界定和上述方法,我们以分割肉购进为测算对象,推算经济购进批量:

  分割肉订购成本=交通费+住宿费+电话费+餐饮费=240+220+17+20=497元

  分割肉年需求量=340吨×350天=119000吨

  单位置存成本=置存成本率×单位产品价值=10% ×12000元/吨

  分割肉经济购进批量=√(2×每次订购成本×分割肉年需求量)/ 单位置存成本

  =√(2×每次订购成本×分割肉年需求量)/ 置存成本率×单位产品价值

  =√(2×497×119000)/10% ×11600

  =319.33吨

  根据集团产量及原料配比,公司每年分割肉使用量为119000吨,按经济购进批量319.33吨/次计算,集团每年分批均衡购进分割肉373次,即基本上每天购进一次最为划算。

  (四)规范与实施

  根据经济购进批量的公式,我们推算出集团公司原料肉、辅料、配件等各种原辅料、物品的经济购进批量,其中分割肉319.33吨,鸡肉、牛肉等其它原料肉274.6吨,分离蛋白、淀粉、鸡蛋等前十种大宗辅料合计141.55吨。

  按照库存理论,我们也确定了安全库存的推算公式和相关管理要求。

  公司用库存管理理论对集团公司库存《规范》进行了升级,并在集团公司全面实施。

  四、效果

  通过经济订货批量、安全库存管理方法和理念的引入,本公司可以有效控制原辅料、产成品存量,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周转,降低财务费用,降低存货风险。根据集团**年生产经营计划,引入经济订货批量和安全库存对公司形成的节约效果如下:

  1.经济订货批量

  据统计,本公司**年分割肉采购实际采购741次,发生各种采购费用308277元,其中交通费105957元,住宿费174900元,电话费12600元,餐饮费14820元。

  参照本公司**年采购计划以及公司确定的交通费、住宿费定额和电话费、餐饮费补助标准,考虑**年元-2月已经发生分割肉订购成本49793元,3-12月分割肉订购成本为:

  分割肉订购成本=每次订购成本×采购次数

  =497×(12-2)×373/12=154484元。

  **年预计分割肉订购成本为:

  分割肉订购成本=每次订购成本×采购次数=497×373=185381元。

  **年分割肉订购成本=49793元+154484元=204277元

  预计**6年分割肉订购成本比上年节约104000元。

  按上述经济购进批量进行测算,其它原辅料订购成本比上年节约175982元。

  原辅料合计节约订购成本279982元,考虑资金利息成本1218元,合计节约281200元。

  2.安全库存

  按照本公司原库存管理规范,正常情况下,原料肉、牛肉、鸡肉、蛋白、白糖、淀粉等原辅料在结构配比合理情况下,安全库存应控制在8000吨左右。根据新出台的安全库存管理规定,**年肉制品原辅材料正常月份的安全库存必须控制在3600吨。每年4-6月为肉制品原料供应旺季、肉制品市场销售淡季,原辅材料价格相对较低,加大购进,维持特殊库存,库存量达到45天使用量。

  库存费用包括财务费用、冷藏费用、损耗贬值几个方面,安全库存的确定,节约财务费用、冷藏费用、损耗贬值如下:

  (1)财务费用

  减少资金占用=(原库存水平-安全库存)×原辅料加权平均单价=(8000吨-3600吨)×9947元/吨=4376.68万元

  节约财务费用=4376.68×43.5×7个月=133.27万元

  (2)冷藏费用

  节约冷藏费用=吨·月冷藏费用×月数×吨位数=45×7×4400=138.6万元

  (3)损耗贬值

  减少损耗贬值=吨产品月储存损失×月数×吨位数=20×7×4400=61.6万元

  安全库存合计节约费用333.47万元

  3.**年通过实施经济订购批量和安全库存,公司可节约费用361.59万元。

  备注:

  1、本文为作者结合企业某一时点的生产规模及库存状况,围绕库存管理所做的分析总结,某些具体数据有所调整,以对企业有关数据信息进行保护。

  2、本文未考虑产成品库存降低所节约的费用。

  3、本文中财务费用、冷藏费用、库存损耗贬值测算办法:

  a.万元·月资金成本=10000元×5.22%÷12=43.5元

  (其中5.22%为当期最新半年期贷款年利率)

  b.吨·月冷藏费用=30天×1.5元/吨(不含税吨·日冷藏费用)=45元

  c.产品损耗成本:储存损耗按国家标准0.2%,储存产品均价按9947元计算,每吨产品月储存损失约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