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价值劳动和有价值劳动相互转化
丁秋龙
提示:无价值劳动和有价值劳动转化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不是神,不可能刚开始劳动就有价值,马云等大老板都从无价值劳动开始的。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老百姓都是无价值劳动,越劳动越穷,朝鲜、伊朗、委国等。最重要是要知道怎样转化为有价值劳动,中国人在这方面要补很多课啊!
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发现每一个人都一张嘴,每天要吃饭,必须要有价值劳动,不能越劳动越穷,二是剩余价值的发现,这个意义非常大了。过去,地主和农民劳动都没有价值,财富都腐烂,饿死上千万人,还找不到原因。这就要求每一个劳动者必须要身体好,要给予自由,可以和资本家讨价还价,双方都不能亏本。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属于有价值劳动,解决了吃饭问题,不需要饿着肚子了。但是马克思又说,“掘墓人”挖死人坟墓,让死人腐烂了更加腐烂了,向死人要财富,这是无价值劳动,没有了资产阶级了,无产阶级开始饿肚了,没有办法。
新中国成立以后,还是无价值劳动,不知道怎样劳动才能有价值,不能等死啊,挖死人坟墓,向死人要财富,更加没有价值了,这方面是事例很多。特别是1956年郭沫若主持定陵发掘,教训惨痛,从此国家做出一个重要决定。但是在当时缺少技术支持,难以阻止其中文物氧化以及作为所谓的考古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之下,定陵在打开的那一刻便意味着灾难的到来。在万历帝的定陵中,无数的丝织品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迅速被氧化变得脆弱不堪,而“考古人员”甚至于用胶水进行所谓的补救,这个数量更是多达3000余件,但是由于缺少职业素养,大量的文物被随意堆积,对于其中的研究价值所造成的损失简直可以说是无可估量。
万历帝定陵的挖掘,无疑是一场对于文明、文化、文物遗产的劫难。但是作为始作俑者的郭沫若,非但不知其过,反而还在挖掘定陵之后还念念不忘的想对秦始皇陵、武则天的乾陵进行挖掘,甚至还又上书政务院,不过作为理智的一方,周总理在眼见定陵之惨剧后,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决定,今后不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50年不变,100年不动摇。
几千年以后,中国人非常喜欢无价值劳动,自己很穷,老百姓都没有饭吃了,还帮助其它国家,让其他国家也越来越穷,最后翻脸,要中国的命,朝鲜、越南、阿尔把尼亚等。无价值劳动没有关系,最关键是要让无价值劳动转化为有价值劳动就厉害了。今天举温州人和犹太人的故事来说明无价值劳动和有价值劳动的相互转化。
中国人走了,犹太人来了。在捷克首都布拉格郊外有一个迷人小镇。当第一个来自温州的中国人来到小镇,精明的他迅速发现了商机,开了个加油站,生意很旺;为了寻找可信的帮手,温州人的小舅子来了,于是第二个温州人来了。很快小舅子发现大姐夫投资的加油站生意火爆,而且大姐夫还不如自己聪明,他赶紧在对面开了第二个加油站;很快小舅子又找来同学帮自己干活,第三个温州人又来了,他见二个温州老乡都发了财,他们的加油站生意很好,没有风险。于是他又火速开了第三个加油站;
仅仅一年时间,第四个,第五个,第十个温州人都赶过来开起了加油站,他们不仅开了加油站,还大搞促销活动,还想方设法地要干翻温州老乡……最后温州人集体陷入恶性竞争,然后纷纷倒闭,温州商人之间的关系成了敌我关系。
温州人走了,小镇又回归到以往的秩序,回到以往的安宁。见中国商人之间的战火随风飘去。第一个犹太人来到小镇上开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加油站,生意很旺;第二个犹太人来了;发现加油站生意很不错,想到加油站的客户需要吃饭,所以投资开了个餐馆;第三个犹太人来了,想到来小镇的人多了需要住宿,于是开了个饭店;第四个犹太人又发现住店的人需要生活用品,于是开了超市;第五个犹太人发现南来北往的车辆很多,于是开了一家大型汽车维修中心与美容中心。第六个犹太人发现小镇人口越来越多,于是开了一家牙科诊所。……
第十个犹太人来了......来的犹太人越来越多,参与进来的犹太人经营项目互相补充,结果他们都成了富豪。
见犹太人发财了,最先在小镇开加油站的那个温州人很难过,他下定决心,他找犹太人借了一笔钱,想回小镇跟犹太人一决高下。他装成顾客,到犹太人的加油站去考察,发现犹太人用赚来的钱,把加油站的规模扩大到过去温州人加油站规模之和的二倍,而且犹太人的进货渠道价格更有竞争力。温州人认识到,此时经营环境已经变化,小镇房价和房租都上涨了120%,如果再跟犹太人竞争差不多是找死。
这个故事说明了无价值劳动和有价值劳动转化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不是神,不可能刚开始劳动就有价值,马云等大老板都从无价值劳动开始的。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老百姓都是无价值劳动,越劳动越穷,朝鲜、伊朗、委国等。最重要是要知道怎样转化为有价值劳动,中国人在这方面要补很多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