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时期用战时思维的探讨


战疫时期用战时思维的探讨

                      

现在应对冠状病毒已经出现曙光,关于反思这场战疫的文章陆续出现。笔者认为,其中应该反思的重要一点是要用战时思维去积极主动地应对特殊时期的事情。在战疫时期(包括结束后期),还会遇到各种问题,希望能用战时思维去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一、要重视进入特殊时期的战时思维

为了有效地控制病毒的传染,中央在听取了专家的建议后,英明果断地对武汉这样大的枢纽城市进行了封城,其它省份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从未遇到过的状况。这标志着,全国从202012310时起进入战时(战疫)状态。从此可以把我国进入战时这样的特殊时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进入战争时期,即在战争爆发后进入的时期。另一类是进入没有硝烟的战时时期。从总结经验的角度讲,全国各部门,企业和所有人员的思维均应从平时的思维转为战时思维。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战役时期的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由于我国从未经历这样的特殊时期,从已经发生的事情来看,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为今后总结经验(下面涉及到的案例对事不对人)。

二、了解战时与平时的主要不同来树立战时思维

据介绍,部队进入战时起码有5点要求:战时状态、战时纪律、战时标准、战时机制、战时要求。这些要求均对战时思维产生影响。总的来讲,要根据战时特殊化,从平时的一般化向战时思维转变。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到战时思维与平时思维的区别。

(一)战时有,平时无

国家现在已经明确,在这次战疫中的一线医务人员牺牲可以评定为烈士。这就是战时有,平时无的最好例子。在这次战疫中,多次看到了各省市赶赴武汉医护人员的《请战书》。现在,已经有多名医护人员不幸牺牲在第一线。中央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妥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牺牲人员烈士褒扬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妥善做好因疫情防控牺牲人员烈士褒扬工作,符合烈士评定(批准)条件的人员,应评定(批准)为烈士。从这个通知可以看到,战疫时期就是战时时期,不仅是解放军、警察等的牺牲要评定烈士,医护人员同样是战士,他们的牺牲同样可以评定烈士。这种状况在平时出现一般称为殉职,定为工伤。同样,火线提拔、火线入党这些行为仅限战时,在平时没有。

(二)战时严,平时松

令行禁止,一旦战时形成了规定,就必须严格执行。例如,为了防止互相转染,这次战疫时期要求出门戴口罩。该规定在这特殊时期就必须严格执行,而不是像有些违规者“理直气壮”地说,中国哪条法律规定出门一定要戴口罩。戴不戴口罩在平时是自己的自由,但在战时就是一种强制式的措施,必须戴,没有其它理由。违反了就要受到处罚。下面看几个案例。

第一,出门不戴口罩被处理,包括行政拘留。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新郑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楚明辉。她在驾车返程经过107国道疫情4号卡点下车登记过程中,未按照当地政府公告的规定做好佩戴口罩防范工作,该卡点工作人员劝解后仍拒绝佩戴口罩。由于她在疫情防控期间,拒绝按照规定佩戴口罩,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已被党内严重警告,该市卫健委已责成其所在医院免去楚明辉副院长职务。其实,从当时设卡点的环境来看,不戴口罩被感染的可能性确实不大。但这是在战时,有规定就必须严格执行,共产党员更要模范遵守。可惜她忘掉了是在战时,平时思维导致她任性。

第二,超市打架摘别人口罩。据报道,121日,一名男子在山东威海某超市打人视频引起关注。即某男与两名女子在结账排队中发生争执后,其中一名女子摘下了男子口罩,引起该男愤怒挥拳打二名女子。二名女子被送往医院治疗,该男也被公安机关依法传唤。有律师认为在这时无法认定在摘下口罩时会被转染,还有律师认为在疫情防控期间如何认定该女子扯下刘某口罩的行为?此事相信公安机关会弄清楚。笔者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对此事大家要用战时思维去警示自己。战疫时期要求出门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因为一旦感染将导致一个地方整体封闭的后果。在进入超市这类的地方,战疫时期要求全程戴口罩,这是硬核规定。如果在平时,把别人的口罩摘掉不是什么事,但是在战时就不仅仅是打架这么简单,是违反战时规定的行为。大家均要吸取这个教训,在战疫时期出门不仅要严格遵守规定佩戴口罩,更不能去摘别人的口罩,这是破环战时规定的行为,情节应比平时打架严重。在网上还看到有家人把医院护士口罩拉下来的行为,这个情节更加严重。

(三)战时快,平时慢

在平时,可以稳稳有条地处理事务,用平常心去对待。但是,在战时时间关系到胜败,一定要雷厉风行,不能拖拉延误战机。例如,这次大部分省市的“逆行者”是包机运送,我国第一次动用空军运20飞机,均是在抢时间。今天事今天办,马上办,而不拖到明天。

(四)战时应变,平时不变

平时可以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基本上是以不变应万变。但在战时,情况瞬间变化,要求是以变应变。因此,战时思维要求有明锐的洞察力,积极做出正确的反应。平时规定是死的,但战时要求人是活的,要积极应变。例如,潜江市于117日第一时间出台了“封城”通告,比武汉市封城提前了七天,让潜江在整个湖北省的战疫中取得了主动,使其确诊数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这种主动转为战时状态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发扬。

再如,洪湖市对一药店的口罩罚款,导致后来有关规定不再执行。洪湖市某药店将进价0.6元一只的一次性口罩按1元的价格出售,涉嫌哄抬物价,被洪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评,没收违法所得4万多元,处以罚款4万余元,该事件在社会引起较大争议。洪湖市是根据《关于新冠肺炎防控期间有关价格违法行为认定和处理的指导意见》对药店进行了处罚,后来湖北省决定不在执行该规定。这种机械式地执行文件行为,也是用平时思维产生的。该部门想没想过这样处罚结果会导致药店均不愿再进行口罩业务,这对战时保障防控物质需要来说是不利的。

(五)战时压力大,平时压力小

平时工作量基本稳定,熟悉业务,干活心中有数,压力和责任相对小。但是在战时,工作任务重,需要面对不熟悉的状况,心中往往无数,压力和责任重大。例如,在这次战疫中,排查如果漏掉了一个感染病人,导致的后果难以预料,弄不好乌纱帽会掉。战时责任大,压力大,因此要随时绷紧神经,具有战时思维。

(六)战时工作时间长且无定时,平时工作时间正常

平时8小时工作制,除了一些加班外,正常上下班。但在战时,工作时间无法确定,往往比平时要工作更长时间。特别是任务来了之后,全力拼上去,不计时间直到完成任务。因此,还需要有良好的身体条件。长时间不能正常休息,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不良状况。在这次战役中有多个一线人员在岗不幸牺牲就说明了这点。对待战疫期间的这些人员,建议不要按照平时的规定去对待。

例如,湖北省仙桃市三伏潭镇卫生院医生刘文雄,在战疫期间(2136时许)猝死家中。220日仙桃市人社局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认为他并非感染新冠肺炎,也未在规定的工作时间与地点死亡。看看刘医生在战疫期间的工作量,从112日起到212日这段时间共接诊3000多名病人,该医生仅休息过2天,另外用一天(130日)检查胸痛,检查后没有休息继续上班,直到213日在家猝死。一个月就3天没有在岗。笔者同意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范辰的看法,即疫情期间,刘文雄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已不限于工作时间的8个小时和医院,人社部门不能机械地适用《工伤保险条例》,应该认定刘文雄医生死亡为工伤。

(七)战时无小事,小事会转变为大事,而平时大事往往可以化为小事

细节在平时有时可以忽略,但在战时确要非常重视。例如,这次战疫中发生了一名刑满释放人员离开武汉抵达北京后确诊新冠肺炎的事情。这是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这件本来不大的事,但因为是确诊新冠肺炎的人,将导致不可预计的后果。因此,战疫时期要用战时思维去处理每件事情,注重每个细节,把工作做扎实,杜绝每一个漏洞。

(八)战时质变快,平时质变慢

在平时时期,很多事是不能质变的,有需要质变的要按部就班才能变。在战时时期,很多事就可以迅速地质变。在这次战疫中,看到了多起这类的变化,从加快抗冠状病毒药物审批手续,到法院应变处理的案例。第一、上海三中院破产庭在春节前用两天时间,紧急处置了破产案件债务人银京医疗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35万只库存口罩。如今,该公司的口罩生产线正式恢复生产,预计口罩产量最高可达每月500万只。第二、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收到当事人黄山市一口罩机企业的申请,该院合议庭立即就该案解除保全事宜进行了评议,一致同意在确保合法的前提下,尽快解除对申请人的保全措施。第三、成都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家专业生产消毒药品的制药企业。27日,蒲江法院执行局采取灵活执行措施,决定临时解冻该公司的股权限额,目前该企业已正常经营、融资生产,并恢复了100%产能。第四、临时加快解除限高令。浙江省兰溪市法院和成都青羊法院执行局均接收到了请求取消限高令,让被执行的护士乘飞机赴武汉支援。这两个部门特事特办,第一时间为其解除了消费限制措施,让她们乘机赶到了前线。

同时,也看到了一些没有用战时思维处理的情况。第一,大理截留外省防疫口罩,导致大理市委书记和市长后来分别被免职撤职。战时,首先在思维上更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国一盘棋。第二,蒙自扣押防疫口罩。22日蒙自市公安局暂扣了一批口罩(达14余万只)。承运人告知是捐赠防疫口罩,但还是做扣押。24日广西柳城3名工作人员到蒙自市公安局对接此事。据说,这批口罩无正规手续,无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其中部分产品存在包装破损、超过有效期等情况,可能为不合格产品,并告知柳城人员。这种做法在平时没有多大问题。但在战时,在已经告知是捐赠防疫物品时,第一时间应该与柳城县联系,确认后再处理。蒙自27日称,其中有11550只口罩超过有效期,不能使用,蒙自市公安局将协助该市监局依法进行销毁。笔者在写这篇文章时,药店依然没有口罩出售。这说明口罩在是多么紧缺的防控物质。口罩是外用品,略过期还是能用的,在战疫时期不能医用总可以免费发给买不到口罩的群众,总比没有强吧,为什么要销毁呢?事实证明,蒙自自用的口罩也不多。当然,如果真的是假冒伪劣,那就要打击。

第三,仙桃口罩生产管理。仙桃作为中国口罩主要产区之一先后迎来不同的政策,仙桃市以资质为由关停地区内超半数产能后,湖北省开通了“绿色通道”要求尽快复工。仙桃当地口罩厂约有二三百家,有国内医用生产资质的企业仅占百分之十几,仙桃市“一刀切”关停所有民用口罩厂之后,全市产能减少超过一半以上。仙桃对口罩生产的管理,按照平时的要求做是对的,但是在战时明显是未能转变观念的做法。后来,湖北省的做法就对了。

重庆在这个问题上就灵活应变,及时为缓解医用口罩紧缺局面做出了新规定。重庆市市场监管局、重庆市药监局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明确允许未在境内上市的进口、出口转内销医用口罩在重庆市场销售,同时从资质、质量、标识、时限4方面对上述口罩作出具体要求,并强化日常监管,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口罩违法行为。在前三个要求的基础上,还提出了时限要求,这个特别好。即重庆疫情结束后,批发企业应当停止购进相关医用口罩,批发和零售企业允许在市内继续销售6个月。这个时限就是从战时转为平时之后,转为按照平时的规定管理。

(九)不要把平时思维用在战时时期

在这次战疫中,由于普遍没有将平时思维转为战时思维,导致出现了很多不该出现的事情。举例如下:

第一,干部作风没有及时转变到战疫时期。例如,吉林长春榆树市大岭镇怀家卫生院,当女护士到该院申请办上抗疫一线手续时,院长竟忙着打麻将无心管。湖北省多个市的防疫中心领导被撤,原因之一也是没有战时思维,及时进入战时状态。

第二,从商标注册看战时临时加强管控的规定。在武汉一线的护士,为了让病房气氛轻松一些,有位护士在自己的防护服上写上了“胡歌老婆”。这在平时,胡歌完全可以通过发律师函等方式制止这种行为。但在战疫时期,针对一线护士的这种情况,胡歌不但没有制止,反而调侃地说结束后记得还回来。这里要强调说明的是,有些人在特殊时期仍然用平时的所谓敏感商业头脑抢注“火神山”,甚至“李文亮”之类的商标。国家商标局马上加大了对与疫情有关的、易产生不良影响的商标注册申请的管控力度。长沙市知识产权局相关人员说得好,要是在平时,注册‘李文亮’这个名字不违法,但是在疫情期间,该公司在李文亮去世当天注册他的名字造成了社会不良影响。因此,对这种明显违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应当坚决制止和纠正。

第三,韩红带领其基金会冲在战疫一线时,有的人竟然在这样的时候去揭发。不管该基金会有没有问题,这个时候做出这样的举动同样是不合时机的。因此,此事受到网友们的猛喷。

第四,从严从快坚决打击战时时期的违法行为。例如,北京知名大型连锁药店——北京京海康佰馨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东等人,涉嫌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际,“知假贩假”,购买了58万余只假冒的3M牌口罩以谋取不法利益,日前被北京警方调查。包括李东在内的22位涉案人员,已被公安机关抓获。在战时时期,打击的力度要强大到让那些想犯罪的人胆寒!

(十)战时的机制与平时不同

战时机制往往是靠前或下沉。这就要求拥有这样的战时思维去设置和实施,不断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断根据战时变化积极调整,让机制发挥最大的作用。武汉市在4个小时内就发文否定前文的案例,说明了在机制上还有协调的地方。同时,还要防止战役时期的过激思维导致的过激行动。例如,某派出所所长在设卡点打人、冲进家里阻止家人玩三缺一、挖断道路等等。这些过激的行为同样不符合战时思维。

以上探讨,目的只有一个,即在目前战疫还没有结束时,希望各部门和所有人员均能尽快树立战时思维,并用该思维去指导行动,更好地确保打赢这场战疫,并在结束后做好收尾工作。也但愿抛砖引玉让这方面的探讨深入。

 

注:本文2020228日完成。现在,高兴地看到仙桃已经将刘文雄医生定为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