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真假美猴王,死的到底是谁?


 

如果细心读过原著的朋友,就会发现自真假美猴王风波后,唐僧就再也没念过紧箍咒。

 对此,网上有个论断,说死在金钵盂下的其实是真的孙悟空,前往西天的是六耳猕猴。如来嫌孙悟空不听话,且是老对手菩提祖师的徒弟,所以找个理由把他替换了。

毕竟谁也没见过六耳猕猴,如来也是最高领导,他说是真就是真,他说是假就是假。正因为换了六耳,所以唐僧再也没念过紧箍咒。

还别说,这一论断迷惑了很多人。其实大家想一下,六耳表现出来的性情,比孙悟空残暴多了,并且还打了唐僧一棒子,唐僧会高兴他?会不念他紧箍咒?至少相处没有与孙悟空那样和谐吧?但事实上,自从真假美猴王风波后,两人关系就近了很多。

  这说明,最终陪唐僧取经的,还是孙悟空。

《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并非外在的妖魔,而是孙悟空的"心魔"六耳一词在《西游记》之前的文献中已经出现,代表着第三者。在佛教中为六根、六识之一,因此六耳也可借代为由六根生发出来的六识,即人的欲念和妄心。从荣格心理学角度来看,真悟空代表着孙悟空的人格面具,而六耳猕猴幻化的假悟空则是孙悟空人格阴影的投射,真假猴王之战其实就是人格中面具与阴影的冲突。战胜了阴影,也就战胜了自我人格的魔性,但也代表着生命自由精神的削弱和反抗性的消失。

佛祖的取经项目,一开始就已经设计好了,让孙悟空加盟。佛祖将孙悟空压五行山下的时候,就对弟子说过了这样的话。所以,取经项目的作用之一是度孙悟空成佛,这是佛祖的意思,不会出现改变的。

如果孙悟空中途失控,佛祖可以光明正大地换人,佛祖身边并非没有人,佛界也并非没有合适的候选人。观音菩萨将另外两个箍儿给了红孩儿、黑熊精,就意味着,他们是候补队员,随后可以替补上场。佛祖没有必要变出个孙悟空一样的猴子来调戏一下,多此一举。

那么六耳猕猴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弥合了唐僧与孙悟空的师徒矛盾,从此取经项目顺利进行。从这个结果倒推的话,大致可以看出,如来佛祖是全局的掌控人,而六耳猕猴是听佛祖指挥的。

从菩萨等其他人的表现大致可以看出,所有人都知道六耳猕猴就是佛祖变出来的,所以才不敢说破。观音菩萨心里很清楚,没有说破。谛听听到了,只说了一句佛法无边,从这里的细节可以看出,诸位菩萨领悟到了佛祖的本意是度孙悟空,所以都没有说破。如果佛祖的本意是杀孙悟空,观音菩萨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她有这个权限,毕竟处理孙悟空,是她的职责范围,佛祖不会越权进入团队微管理的层面。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六耳猕猴是如来佛祖变化出来,用来度孙悟空的一个幻影,而且唯有佛祖有这个能力做到这点。通过六耳猕猴,佛祖弥合了唐僧与孙悟空的矛盾。同时,佛祖也给了孙悟空做莲台的承诺,让孙悟空重新回归团队,并对取经保持高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