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零思维


摘自《辩证养心》文稿,李崇军/文

 

 

一个人遇到了人生不幸,要用归零思维思考问题。至此,一个寓言故事《命运又将你送回到了两年前》讲:

一个少妇投河自尽,被划船的老艄公救上了岸。

艄公问:“你年纪轻轻,为何要寻短见?”

少妇哭诉道:“我结婚两年,丈夫遗弃了我,孩子又不幸病死。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艄公又问:“那你两年前是什么样子呢?”

少妇答:“那时候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没有。”

“那么,你只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了两年前。现在你又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

少妇听了艄公的话,心里面顿时觉得敞亮了许多,便告别艄公,高高兴兴地走了......

该寓言故事给人启示:一个人遇到了人生不幸,不要灰心意冷、自暴自弃,而要听人劝、想得开,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若是遇到了人生不幸就会受到精神打击或精神惩罚,以及会产生心理矛盾或思想矛盾问题,这时要学会自我安慰、自我排泄或自我控制,要用归零思维思考问题,已经失去了就让它失去!当着从来没有,重头再来!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若是遇到了人生不幸就需要他人给予理解、安慰或帮助,而不是给予责骂、压制或惩罚,如果他人是给予理解、安慰或帮助,就给予了这个人精神奖励,精神奖励与精神惩罚相抵,从而能解决这个人的心理矛盾问题或思想矛盾问题,进而能减少或避免有不良反映。反之,如果他人是给予责骂、压制或惩罚,就给予了这个人精神惩罚,精神惩罚和精神惩罚相加,从而会加重这个人的心理矛盾问题或思想矛盾问题,进而能增加或必然有不良反映。因此,人们,尤其是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或监督者对他人有了人生不幸.思想不通或言行不好等问题,要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多给予理解、安慰或帮助,少给予责骂、压制或惩罚。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若是遇到了人生不幸就会产生心理矛盾问题或思想矛盾问题,如有 “真假难分”、“爱恨交织”、“悲喜交加”、“进退两难”、“瞻前顾后”或“生不如死”等。一个人的心理矛盾问题或思想矛盾问题若是未得到较好解决,就有可能导致心烦、心酸、心悸、心怯、心痛、心累、心病、烦恼、忧愁、苦闷或悲伤等不良心理反应或不良思想反应。一个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或不良思想反应若是过重,就有可能导致郁郁寡欢、醉生梦死、神魂颠倒、神经错乱、疯疯颠颠、痛心疾首、灰心意冷、恨之如骨、报复打击、肆意妄为、乱发脾气、离家出走、自暴自弃或自寻短见等不良反映,由此可见,心理矛盾问题或思想矛盾是导致不良反映的一个根本原因。因此,人们要积极预防、及时掌握或努力解决人的心理矛盾问题或思想矛盾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若是有了心理矛盾问题或思想矛盾问题就会产生不良言行,造成不良后果,因此,人们,尤其是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或监督者对他人有了心理矛盾问题或思想矛盾问题一定要重视,一旦有了比较明显的不良反映就要及时关心、引导或解决,积极做好思想工作,与人交朋友、交心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辩证思维、逆向思维或归零思维去分析、理解或解释一些矛盾问题,以及要用实际行动、具体表现或有效方法给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之心理矛盾问题或思想矛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