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参能通天《原创》


 内参不是个个记者都可以写的,中央级的新闻机构主要主编以及社长才能写内参。内参通常会呈送给中央办公室或国务院办公厅, 中央领导同志认为某篇内参所报道的事实值得引起重视或应尽快进行处理,将对该内参进行批示,指示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办理,甚至亲自挂帅。案子处理之后,给中央级的新闻机构回函处理情况。

国内内参主要报道重要时政动向、负面新闻、争议话题、突发事件、重要技术突破、基层民意等敏感内容。官方宣传部门一般认为这类内容不适合公开报道,但又必须让中央知道,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委员参阅,一般反映极为重大和紧急的事态。其次是《国内动态清样》和国际《参考清样》,供省部级以上领导参阅,主要反映重要动态、敏感问题和重要建议。
报道重大成就、重要经验和典型。比如某单位是如何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当年的援藏干部孔繁森如何体贴百姓等。这些正面报道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后,会很快转为公开报道,在官方媒体上形成较大报道声势。

一些官员几乎不看公开出版刊物,其信息主要来自内参。同行炫耀,“中央领导上班第一件事就是调阅内参。并就重要的问题在内参的空白处作出批示。带有批示的内参影印件会通过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等机构,批转到相关省市和部委领导手中。他们追加批示后,或直接解决问题,或把追加批示的内参影印件再批转到下级官员,直到问题得到解决,或有了令上级领导满意的答复。

2019年,中央曾就某网副社长一篇内参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作出批示,陕西某官员对中央领导人批示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重要指示批示不坚决,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在陕西蔚然成风,陕西省也有多名身居要职的干部被处分。之后中央领导人的这一批示下发到地方省份,不少省份都在召开的省“两会”上学习传达这一批示,全国掀起拆迁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风。

因为许多内参反映的都是各地发生的具体问题,所以领导人通过对内参作批示的方式,对地方问题发表见解,实际上也是对地方处理问题的方式提出要求。

比如,在安徽农村推行税费改革试点和后来在全国取消农业税,就与多篇报道农村暴力征税逼死人的内参有关。但是,由于内参和领导批示没有公开,即使问题解决了,也没有像孙志刚事件那样产生轰动效应。

因为内参属于国家秘密,发出后就必须按照《保密法》的规定来保存,未经相关领导许可,不得公开。即使记者本人要查阅自己的稿件,也需得到领导的许可,还不许复印。
此外面向地市级和司局级的是《内部参考》,反映问题的敏感度要弱许多。而最低一级的是《内参选编》,主要从《内部参考》和中选出部分不太敏感的内容,每周一期,发至县团级等基层干部阅读。

当下,各种伤害普通民众权力和利益的案件,时有发生。普通民众大多“有冤无处申”。

然而,一旦与“内参”联系起来,对地方官来说,民众的维权案件,就有了那种内心隐隐作痛的压力感。无论曾经多么“趾高气扬”,一旦想着即将面对国家部委以及更上头的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话题的“性质”对地方官员来说,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为在他们看来,到地方调研的那些“官员型学者”,以及形形色色的“内参”让基层官员寝食难安,正因为在他们眼中,内参能够“通天”,且“保密”。就是这种能够“通天”的联系机制。

《撰稿:张子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