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


 

周氏百年老宅

“从周亚夫到周瑜,我祖上有尚武之风,皆以强大武力平定天下。亚夫有平定六国之乱,周公谨统领江东赢赤壁之战,有赫赫功勋。”

日前,笔者在岑巩县天星乡孔塘村一个叫老岗屯的自然寨采访时,村民周国正一边翻阅《周氏族谱》一边介绍老岗屯周氏的历史文化,他一直自豪地强调老岗屯周家是三国名将周瑜的后代。

在老岗位屯寨中一百年老屯的石大门上,赫然雕刻着一幅远近闻名的石联:“柳营试马门弟,虎帐谈兵人家。”这幅门联曾引来许多专家和文史爱好者、旅游者的好奇,前来察看者不少。

老岗屯80余岁的周仁能说,对联“柳营试马门第,虎帐谈兵人家。”讲的是西汉丞相、大将军周亚夫“细柳整军”的故事。他说此联不是原联,原联是“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

威武大气的石门对联

周仁能讲了一个故事,说是精忠报国的宋将岳飞,在去从军途中,到南唐大将军周德威的后裔家中小憩,见其神龛上挂着此联,就知道这家人姓周。周家人问他原委,岳飞说道,“‘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讲的是周亚夫‘细柳整军’一事,周家的人才挂此联。”

老岗屯的石门门联还有一个典故呢。

公元前158年,匈奴侵扰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云中(今内蒙古托县东北),京城长安告急。汉文帝以刘礼为将军,率军驻霸上(今陕西西安市东),徐厉驻扎棘门(陕西咸阳东北),周亚夫驻扎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渭水南岸)。

为对付剽悍善战的匈奴骑兵,周亚夫从严治军,要求士兵做到“无日不战”,不论值勤或训练,随时手持兵器,高度战备。周亚夫规定,军中一切以将军之令为准,没有将军命令,无论什么人,都不可随意出入军营。

老宅内景

一次,汉文帝出来慰劳军队,到上郡和云中的军营都可以驱车直入,而到细柳,其先行官却被士兵拦住,不准进营,甚至汉文帝本人也被士兵拦住,经周亚夫许可后,汉文帝才被迎进军营,但须按规定牵马徐进,不纵骑奔驰。汉文帝见周亚夫治军严明,带出了支好军队,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就任命周亚夫为中尉(高级将官),主管北方军事,负责京城治安。

汉文帝临终前嘱咐太子刘启,说:“国家一旦有危急之事,周亚夫能担负重任,可让他统帅军队。”刘启(汉景帝)继位后,拜周亚夫为车骑将军。

据说南唐李晋王根据上述典故,拟写“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赠送给周德威。

《周氏家谱》记载,岑巩周姓是周亚夫和周瑜后裔。老岗屯周氏子孙均称自己的祖先是三国名将周瑜。周氏家史文化传承人周国正自豪地说:“从我祖周勃开始,汉高祖刘邦曾言:安刘氏者必勃也!后周勃除吕后势力护刘家天下,才有‘文景之治’,开启我族第一篇章。数百年后,我祖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撸灰飞烟灭,赢了赤壁之战,一展大将雄风。”

太极八卦图

周国正说,老岗屯周氏为思州府都素蛮夷长官司周文富的直裔。听老人回忆,原岑巩周衙后山有三面土围墙,竖立府衙一栋,约一百四十五个平方米,内设法堂、公殿,刑具有押棍、板子、铜链一袋、旗子一面。此具于文化大革命搜交归政府,有六代人在马口司办理过公务。

明朝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周以政承袭土司职,迁司于黄平庄(今平庄镇)周家沟大树湾(衙门边)作周衙基地,建有四围墙,四合天井,约一百二十平方米,内设法堂公厅,拘留所各一栋,另设一间公务,住房略用,刑具有衙棍、铁链一袋,审案桌一张,令旗一手,有三百余斤重大钟一口,号纸火牌司印一颗。

轮至周明山承袭,他于光绪十七年卒时,此印被其姐私自带入客楼地灵何姓,在十年浩劫期间,被客楼钟某某在地灵何姓搜交造反派,于1986年政府追查上交。至周明山承袭时,已有十二代在周家沟衙门办理公务,房屋俱全。可惜于同治年间,周衙被石阡县大坝区谭华宣烧毁,房屋刑具全部毁灭。

石围墙

康熙年间,周文富一支后裔辗转迁入老岗屯,开始繁衍生息,今达36户,人口300余人。

周国正说:“从周亚夫到周瑜,我祖上有尚武之风,皆以强大武力平定天下。亚夫有平定六国之乱,周公谨统领江东赢赤壁之战,有赫赫功勋。从周辅相到周光文,以尊师重道为我族之楷模,周辅相培养了周之德,周光文又为共和国培养了为人民服务的忠诚卫士周光录、周明钜、周明金、周明亮。周氏后裔深受传统文化熏陶,以孝为先,家教甚严,家风优良。”

有一个故事一直在老岗屯周氏子孙中盛传,说是时任省高官周之德,省亲回乡必下马步行,进门扣首,家风严整,远近闻名。在匪患猖獗的思州,他为平匪患做出过很大贡献,为方圆百里清流,正气浩然。

周国正还透露了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他说:“民国年间,周之德入仕为官,深忧国家之不幸,时局之动荡,官员横征暴敛,苦天下百姓,固常怀忧国忧民之心,散尽家财,建宗祠,立学堂。辞官后,在思州建立革命组织——同山社,吸引大批热血爱国青年投身革命阵营。

老宅院坝

老岗屯老屋为周之德所建。老岗屯岩院坝依山而建,背靠青山,呈长方形院落布局,靠山面共有房屋十八间,落座六户,堂屋三间。迎山面为火砖砌的炮楼,枪眼,当时从省城买来九子枪等其他先进武器,装备族人,练武强身,保境安民。大门从迎山面右侧而开,并书写雕刻“柳营试马门第,虎帐谈兵人家”一联于其上。此联由当时饱学之士周之鳞和程云先生共同拟定,受“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启发而来。院子两边由石墩垒砌,并雕刻有精美图腾,明清遗风犹存,历经百年风雨洗涤,院子主体结构未损,根基深厚,养育周氏族人一代又一代子孙,是周氏重大集会的场所,也是周氏每一个族人的重要记忆。

亚夫屯军细柳营的故事已成中国青史佳话,千百年来,一直被周氏子孙视为心中最美的图腾。

周氏习武的石礅

自民国初年周氏土司职官世袭制废除后,周氏后裔一直传承家族遗风,保持尚武精神,投身革命或从军的仁人志士很多,荣立战功的不少。如周国柱,16岁从军,在部队历任班长、排长,雪峰山会战时任芷江无线电台台长。1948年11月编入湘军102军232师694团(基干团),任无线电台台长,后随湘军起义。整编时回到岑巩务农,其勤务兵跟随而来照顾,死在雾农沟,这是一个传奇。周国柱是一个有信仰的士兵,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能直接与美军对话。

“我们应当铭记祖先留下来的优秀文化,传承优良传统,延续族人非凡功德,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作出新的时代贡献!”周国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