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决策的手艺(19)


  用机会成本建构你的元认知。

  1,成功学说:牛逼的人各方面都牛逼。

  只说出了部分的真相。

  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好。他所能做到的最高水平,与所能投入的时间、精力与资源是正相关的。

  生活中,如果仅仅是因为自己能做,或者说擅长做就去做,就像选择自己修剪草坪的梅西一样,这样的选择也许无关对错,但这绝不是一个最优解。

  2,梅西,当代伟大的球员。

  他拥有极其出色的体力和爆发力,极有可能在其他体力活动中也出类拔萃。可以设想,梅西相比普通人更快地修剪自家的草坪。

  那么他应该这么做么?不。

  哪怕邻家的孩子,需要两倍的时间才能修剪完草坪。

  同样两小时,梅西可以努力练球,以赚得50万欧的周薪,也可以去和某运动鞋品牌拍一支广告。

  邻家孩子,在别的地方打工两小时,收入基本相同,机会成本远小于梅西。

  在修剪草坪这件事上,邻家孩子拥有巨大的比较优势。

  3,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本概念的应用十分广泛:

  我写这段话,放弃了半小时的娱乐时间,我继续写下去,因为娱乐这个机会成本低于我写作所带来的收益;

  在全球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欧美转移到东亚,再到现在的东南亚和非洲,因为这里的工人的机会成本低。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梅西自己亲手盖房子而不买海滨豪宅,梅西自己做所有家务而不找管家服务,梅西自己去和球队与赞助商谈判而不找经纪人。

  他还能专心于提升球技,从而成为世界巨星么?

  4,在所有的模型中,芒格平生最爱俩:

  一个是“激励机制”,在商业社会里最好的利益捆绑法就是自己打包自己的降落伞。

  一个是“机会成本”。

  芒格强调下重注:

  1. 放弃烂机会;

  2. 放弃看起来很好但实质上很烂的机会;

  3. 下重注在那些实质上很好的机会上。

  我们就以德扑举例。

  上来拿到“草花2、方片7”,直接fold,对烂牌仁慈就是对金钱残忍。

  你拿到AQ,但感觉桌上有AK,这时应该果断弃牌止损,虽然看起来是个“挺好的机会”,但用上帝视角就知道烂到没边了。

  芒格说,很多牛逼的投资人都是死在看起来最好的机会上。

  5,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经济学,那就是:

  没有免费的午餐。

  为午餐所付的那个费,就是机会成本。

  相对于人们的欲望,用来满足欲望的资源却总是稀缺的。稀缺性的存在,人们必须有选择,为了得到一样东西就得放弃另一样东西。

  所谓机会成本,就是你为了达成某项目的所要放弃的最大的价值。

  如果你现在面临两个工作机会,一个是年薪10万的大学教职,一个是年薪50万的交易员,在不考虑非货币利益的前提下,选择去大学任教的机会成本就是50万元。

  机会成本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的判断。

  6,马歇尔: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

  机会成本不仅是经济学概念,它更类似于一种元认知,是一种方法论。

  对于个人而言,明白权衡取舍的原理和方法,是成长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