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照兴之所至
喻建国
兴之所至,个体心里突然或偶然对某一存在发生了兴趣。《兰亭集序》集字联:“世间清品至兰极,贤者虚怀与竹同。勿施小惠伤大体,毋以公道逐水情。风人所咏托于古,静者之怀和若春。文生于情有春气,兴之所至无古人。”兴之所至也同于心血来潮或是灵机一动。反正突然一个念头,驱使着自身掀起一番动静。
人体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时,心血来潮的发生频率会比较高,灵机一动也经常会闪现,随着兴之所至,个体频频走向自己兴趣的目标。相反,人体身体健康情况不佳,或是精力欠缺时,心血来潮的发生频率会比较低,兴之所至的目标也就寥寥无几。
兴之所至的目标越是多,人的见闻也就比较多,人的见识也跟着水涨船高,若是缺乏兴之所至,人的见闻也就少了,人的见识自然也就平平寡寡。为了增加人的兴之所至的频率,人就得首先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让自己精力充沛。否则兴源无力,根本就没有什么所望趋向之处。
人们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时,兴源有力,各式各样的兴趣会频频发生,这时人们就该好自选择兴趣,不要让恶趣拉扯着走向肮脏或者低俗。一旦被恶趣所左右,兴之所至的恶趣就会让其走向非常可怕的道路。很多恶贯满盈的人都是身体健康精力旺盛的人,由于这种人被恶趣所左右,行恶累累,到头来被恶所累。
人们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时要多方寻觅积极向上面向光明追求善良崇仰文明的兴趣,并由此引致兴之所至,频追频发频行。
积极向上意味着努力进取,不断进步,向自己所在之处的最高处攀岩,让自己的高度不断增加,上实际是无穷的,高处还有高,高无止境,因为积极,个体的向上努力会不竭不止。每一高度都有其本身的内蕴,都蕴藏着好多趣味,在积极的促进下,兴趣会泉涌而出。
面向光明指明了个体作为的方向,世间万物都有正反两面,光明和黑暗各处一方,同是指向某一目标,可是不同的面却会出现两种完全不同情况,一是光明正大,另一则是黑暗晦涩,在看似趋向同一目标时,最终的结果却完全两样,个体应该努力面向光明,避免黑暗。
追求善良,善良和罪恶几乎也是同处的,心地纯洁,真淳温厚,杜绝恶意,作为和善,心地明净,善良尽蕴。若是相反,便是心地污秽。虚假狂暴,满怀恶念,行止恶黑。人在其全部生活作为中,追求善良要做正功,而行恶则需做负功。善良要追要求,要不懈努力。
崇仰文明,文明是有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等。在兴之所至的作为中都必须对文明崇仰备至,不能有丝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