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的学生还尚未毕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录也尚未结束。但是2017级的学生“2021年”考研备考,已经接近到中途或者中间冲刺阶段了!因为新冠肺炎的影响,可能是大家过于关注毕业生就业与研究生招录,而忽略了这些正在悄悄备考的2017级小伙伴们!
今天,我无意间翻看了一下经济学院17级数理经济实验班学生的微信群聊天记录,发现同学们正在积极的备考研究生。因为疫情的影响,教育部今年扩招了10%的硕士招生指标,所以同学们还是比较兴奋的,考研备战士气高昂!
我不忍心打击这些孩子们,但是作为他们大一入学第一学期专业课任课老师,经济学的启蒙人和领路人,我还是必须客观公正的把我了解的真实情况讲出来。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是341万人,最终录取人数尚未统计出来,但是按照教育部扩招10%的增幅,我预估在100万人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有240万人左右将落榜!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并不理想,再加上研究生复试推迟整整一个多月,很多考研失败的同学根本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去投递简历,找到合适的工作。
这边的研究生招录还未结束,而下一次研究生考试的时间又越来越近了。在没有好的就业机会和前景的条件下,可以预估很多今年考研失败的学生都会选择“二战”,我预计这个比例可能高达50%,那也就是120万人左右。
叠加近三年来研究生报考人数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我预计2021年研究生人数将出现“井喷”状态,报名人数可能突破500万!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从招生指标的角度看。今年教育部已经扩招了10%,明年再继续扩招的概率很低。即便考虑到疫情的影响和报名人数的增加,再扩招的比例也是在10%以内,相对于500万考研大军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毕竟招录的基数指标只有100万左右,扩招10%也就是10万人,而且很多指标都给到了理工农医的口子,摊到财经文史类专业就几乎变化不大。
大家不要梦想着教育部会在2021年研究生招录中扩招50%,毕竟高校的设备、宿舍、师资和其他配套也跟不上,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从高校招录的角度看。学术型硕士招录方式,以研究生推免为主是大势所趋,很多高校研究生推免比例甚至到达了100%!专业型硕士招录中,推免比例也在逐年攀升!其实,从近年的招录数据看,一些好的985和211高校,能够放出来供大家报名考试的指标,已经是非常有限了,而且逐年呈下降趋势。报考相同的名校,硕士研究生招录竞争激烈程度,早已经超过举世瞩目的高考了!!!
我知道每一位学子心中都有一个“名校梦”和“名校情结”,同样是学生时代过来的,我自是能够理解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鲁莽行动,要深思熟虑和量力而行。有些同学过于偏执,明知会落榜,也非要选择一个名校来充当“陪跑”,这样的勇气是可嘉的!但是完全忽略自己的能力,是为不智!匹夫之勇而已!
我在江财执教快十年了,勉强算担任过两届国际学院学生的班主任。我平常跟学生也走得非常近,学生们也勉强还算信任我,能够经常跟我交心。我也指导过不少学生考研,根据这些年的统计和经验判断,最乐观的估计,我觉得如果你的加权平均成绩连班级前十名都进不了,那么报考985或者其他财经类名校,真得要慎之又慎!加权平均成绩自然不能说明一切,我也是就全校的平均情况而论,如果你真的有什么特殊才能或者天赋,那自当别论!但是,这样的情况放在全校或者全国而言,毕竟是极小概率的“黑天鹅”事件。
即便加权成绩进了前十名,报考名校能否成功,仍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见过很多江财优秀的学生,“一战”、“二战”、“三战”、“四战”······这样年复一年“百折不挠”的考下去。当然,这中间有很多幸运的学子最终考取了理想学校,辛勤付出最终得到了好回报。但也有不少学生时运不济,每次考试都落榜。如果初试落榜也就罢了,能力不济而已,没什么好抱怨的。但是很多学生复试中一而再、再而三落榜,真是无可奈何!
如果你真的有一个“名校梦”和“名校情结”?如果你不愿意承担考研失败的风险,没有“百折不挠”的勇气,为什么不能选择“曲线救国”策略呢?
我前面也写过不少文章和日记,我都有介绍过名校的研究生培养情况,他们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基本都快接近1:1的比例。这些名校每年招大批的硕士研究生,又因为名校硕士毕业生就业机会好且多,最终绝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都选择直接工作了,而真正愿意报考博士的人数却不多。由于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招录人数逐年接近,而很多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又不愿意读博士(硕士毕业就能有高薪工作,为什么要继续读四年博士,拿一份低薪的高校教师工作?),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博士生招录缺口!而这个缺口,就是其他非985/211高校硕士研究生实现名校梦的一个突破口。
如果你真的有这样的“名校梦”和“名校情结”,为什么不能选择先报考一个自己有把握的学校的研究生,比如江西财经大学这种竞争不激烈,实力又不错的“双非”高校或者一些二线的211高校,然后再以这类还算不错的高校为“跳板”,最终跻身那些985/211名校,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其实,我想说江财也不是那么容易考的!江财很多热门的专业,招生分数不比国内一些二线的985高校低。很多江财的学生即便报考本校,最终因为粗心大意等各种原因,也未必能过线被录取。
我到过很多二本院校去做区域经济学硕士招生宣讲,我了解到有不少二本院校学生考研成功的概率接近20%-30%,有些甚至还能超过这个比率。江财作为一本院校,考研学生成功的概率还不如二本院校,难道学生素质和能力不行吗?非也,因为这些二本院校的大部分学生都很务实,他们选择报考的院校都是像我们江财这类竞争不算激烈的一本院校。而不似江财的本科生,无论能力强弱和成绩优劣,大家都一窝蜂的往名校挤。
江财学生的“名校梦”和“名校情结”到了什么地步?有些学生甚至连江财推免生的资格都放弃了,原因居然是他们认为推免不能进入好的学校。我就纳闷了?推免人家都不要你,凭什么你去报考,复试人家就要招录你?而且这与事实也不符,不知道学生从哪里道听途说。我带的13级学生拿到学校推免资格之后,最后不也成功被录取为北京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985高校的硕士!
总之,选学校和选专业,学术型还是专业型?千万不能意气用事,不仅要看自己的实力和兴趣,还要研究一下报考学校和专业历年的报录比情况。“百折不挠”也好,“曲线救国”也罢,一定要选一个适合自己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