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贴现市场信息不对称、资源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一度成为困扰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的难点,上海票据交易所在2019年5月推出的“贴现通”业务,很大程度缓解了这一矛盾。“贴现通”就是票据经纪机构受贴现申请人委托,在票交所的系统上进行信息登记、询价发布、交易撮合,之后由贴现申请人与贴现机构完成票据贴现的业务。该业务的推出在规范票据市场的同时,也为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
一、贴现通参与主体
1、贴现申请人:中国境内合法注册经营,并有效存续的法人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票据的合法权利人;票据经纪机构、贴现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2、经纪机构:目前有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江苏银行5家商业银行经人民银行同意开展票据经纪业务。
3、贴现机构:中国票据交易系统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系统参与者,具备票据贴现业务办理资质。
二、贴现通业务政策
1、一票不等于多求:贴现申请人可与一家及以上票据经纪机构建立票据经纪服务关系,但单张票据在同一时间只能委托给一家经纪机构,禁止一票多卖。
2、配套制度完备:贴现申请人、票据经纪机构、贴现机构之间,依据《上海票据交易所贴现通业务操作规程(试行)》、票据经纪业务服务协议、贴现申请人授权委托书等共同约束参与行为。
3、贴现政策不变:贴现通贴现均为买断式,贴现申请人通过ECDS发起。
(1)异地、跨省问题:本地、本省异地明确是可以的,可优选本省贴现申请人;跨省审慎、未禁止,各个机构在实际办理业务时,应根据跨省授信管理能力,遵从属地监管要求。
(2)跨行免开户:人民银行224号文鼓励和支持电票跨行贴现,《票据管理实施办法》、《支付结算办法》未限定存款账户必须开立在贴现机构。
(3)贸易背景:贴现通系统支持合同、发票影像上传(非强制上传,满足各机构个性化要求)。
三、贴现通对票据市场的影响预测
1、增加票交所系统功能,繁荣票据市场:票交所具有众多金融机构会员,为会员之间票据交易提供服务,为宏观经济管理利率传导提供票据再贴现通道;增加贴现通业务后,为持票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直贴融资渠道。票据直贴量的增加,也会增加金融机构间转贴交易票据来源,同时也更精准锁定央行再贴现票据。以此,票交所对票据直贴、转贴、再贴的系统框架初具雏形。
2、推动票据贴现价格透明:按照票据种类、承兑人类型、票据金额、剩余期限等分类,适时适当公开贴现市场成交价格,为市场参与者掌握贴现业务行情、合理定价决策提供参考。
3、票据市场竞争加剧:贴现通系统上线后,目前准入的五家经纪机构因其网点分布广、客户群体众多、资金实力雄厚、票据业务经验丰富,势必对直贴票据市场拥有强大的控制能力,从而对中小金融机构的票据业务形成冲击。
四、 作用
票据对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发挥了巨大作用,不能因为个别套利现象的存在,就此全盘否定其存在的意义。
票据融资连续数月的高增长,一度让市场展开了对票据究竟是银行贷款冲规模的套利工具,还是真正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大讨论。真理越辩越明,不论从监管部门还是金融机构的表态看,票据确实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前票据融资的主体主要就是中小微企业
票据对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贡献巨大
部分商业银行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的先发优势,赋能普惠金融,积极探索票据融资新模式,能为后疫情时代的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注入金融活水,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