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关键
高考有两个关键,其一是考场正常、甚至是超常发挥,取得足以傲视群雄的分数——通常一分就是一操场,少一分和多一分差距甚大,考得好就给志愿报考打下了良好基础;其二就报考志愿,争取让每一分都能发挥作用——多数情况下,学校的优劣与分数正相关,当然还要考虑专业、学校和地域因素。
专业和学校谁先谁后一直没有定论,当今的社会里很多人没有从事自己大学里学习的专业,如此学校就重于专业,学校教导我们的是学习和工作的作风,教育我们的是方法;假如立定决心要从大学开始就学习、从事某一方向的工作,那选择专业就优于确定学校。
地域同样是重要因素,选择一个工作节奏比较慢的休闲城市,非常可能从大学就开始放松和休闲,于未来未必有利。
以前的曾经
我们那时候的高考是先报志愿后考试,如此考试前更紧张,考试后就只要静等来分、静等录取通知书了,这种情形更考老师的水准;先考试后报志愿呢,重心在考试之后,这种情形之下考生是重点,比如是否准确估分等,考核自己估分能力的同时,还得估算同学们的考分。
先报志愿并非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命运,我们当年是把六次模拟考试的名次相加做加权处理,就得出高考的大致排名——我的高考排名与模拟排名完全一致,证明了这种方法了非常稳定可靠的。
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就真的像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给我们提供足够思考、反复的时间,我们是先填写草表,给家长、同学们提供了修正的余地——事实上确实有若干人做了多次修改的。
正式志愿的填写是在子夜夜深人静、无人干扰时填写的,要求是绝对不能填错——表格数量有限,并非敞开供应。只是在反复提醒之下,还是有人填错。
我们所处的年代,考上大学重于考上心仪的学校,于是多数同学是“坚决同意调剂”的。
节点
高考只是投入社会工作、结婚生子的人生三大转折之一,并非是最致命、不可收拾的,及时考不上大学,后天的学习也可以改变命运,作为清华大学医学硕士毕业的哥哥就曾经说过,学习力更重要于学历,学历只是纪念品,经验更是一堆废纸,对自己一定要有及时革命,及时归零的勇气,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与时偕行。
高考是对人的一项重大考验,是相对公平的竞争,可以说是人生第一次考察了情商和逆商。
2020年永远值得纪念,祝莘莘学子们都能得偿所愿,考入心仪的学校。